第十九章 开国大典(1 / 2)
这几日来,堪称梁山最忙的时刻,到处张灯结彩,每个人都在井井有条的为开国大典忙碌着。
宋梁、卢俊义、吴用等梁山高层集中在账房里讨论着各项开国事宜,毕竟都是第一次做开国功臣,也没啥经验,只能互相讨论着来。
他们讨论最激烈的还是国号,一个国家叫啥是很重要的。
从早到晚,一直讨论不休,还是得不出结果,宋梁知道这样下去,可能得等到猴年马月了,
“我等以梁山起义为根基,发展壮大,不如就将国号定为“梁”吧!既不忘本,也寓示着我国栋梁人才辈出!”
经宋梁这样一说,众人都在心里默念着这个字,觉得没什么不妥,还取得甚妙,都应承下来。
国号定了下来,大家都喘口气,今天的讨论总算是没有白费,有了结果。
“日前我在江州大牢,听见黄文炳对我说,有一首童谣唱到:‘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山东。’无非就是说我宋江要造反。
现在的我并不是要造反,而是要建立一个新的国度,造福天下苍生,此上顺天意,下应民心。
我意改名,以国为字,唤为宋梁。日后天下再无宋江,只有大梁之王宋梁!”
此话落地有声,见他神情笃定,也没人敢去反对。
“我等皆听大哥安排!”
然后又就军事政治等作了详细的规划和讨论。
宋梁表示,既然是开国大典,一定要让我子民看到国家的强大,增强自豪感!
大家都不知道他心里打的什么主意,都很迷惑的看着他,想法虽然好,但是要怎么做,没有人知道。
“大哥,我等也有意让人见识到我们的强大,这样也能警告别人,不可小看了我大梁,可是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听到了吴用的疑问,宋梁直接说了两个字:
“阅兵!”
众人不知何意,等待着宋梁的下文。
“所谓阅兵,就是将各个兵种,带上他们的装备,在一众子民面前走一圈!”
宋梁也不忘提醒他们:
“最重要的是要有精气神,走出我大梁的军威来,让人一看就感觉到快窒息有种无形的压迫感!”
众人被他这样的想法惊到,此做法闻所未闻,但又都很期待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
“阅兵一事,交由卢俊义去操办!让步兵在前,轻装备之后,再者骑兵,由轻到重,以此类推。”
卢俊义如临大敌一般,此事从未做过,只能小心翼翼地应着。
“吴用替我拟一份诏书,用于诏告天下时宣读的,还有祭祀需要准备的也一并交给你了!”
“我国丞相一职,众兄弟可有人选?”
丞相乃百官之首,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拥有官吏的任免权,其职之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吴用扶了扶胡须,思考了一会,貌似想到一个人,
“不知大哥可还记得史中?”
“哦?记得,他怎么了?”
“据我了解,自从大哥将东平一府政事全权交于他那时起至今,深受当地百姓赞颂,说他爱民如子,清正廉明,一切事务处理得当,小弟以为丞相一职,非他莫属!”
经过细致了解,宋梁是万万没有想到史中能将东平一府治理的如此井然有序,也是颇为赞同吴用的言语。
其实早在之前,宋梁就问过吴用,可愿担任丞相一职,但被吴用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拒绝,对此也只好作罢。
“明日让人通知史中来梁山见我!”
林冲应了一声。
见天色已晚,众人也不好再叨扰宋梁,就此回去歇息。
史中收到命令,一刻不敢耽误,让林冲带着他去了梁山。
第一次去梁山,史中还是有些迷糊,要不是有林冲带路,估计得在这转上几圈。
见到宋梁的史中,一下就跪了下去,
“大哥,东平一别,好久不见,甚是想念。”
扶起了史中,拍了拍他的肩膀,让林冲给他沏壶茶来。
两人坐在桌边,边喝边聊。
“听说兄弟将东平打理得不错,为兄甚是欣慰。”
“大哥交代的事,兄弟自当尽力,再者为百姓做事,乃是我一生的夙愿。”
“兄弟有这想法,为兄很是高兴,现在我梁山占据两府一山三十四县,我意建国为‘梁’,让兄弟来做我大梁之相!”
“建国?做相?”
信息量太过于庞大,一下给史中惊到,他这一辈子就梦想做个县太爷为百姓请命,何曾想过封王拜相啊!
逐渐反应过来的史中,不敢相信地看着宋梁,
“大哥这是要我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
宋梁笑眯眯地看着他,
“对,不错,就是丞相!”
史中开始慌乱起来,
“大哥,兄弟无功无禄,怎可担此重任,恐怕会误了大哥之事啊。”
“兄弟莫要推脱,军师吴用向我举荐,莫不是兄弟怀疑军师和我的眼光吗?”
“不不不,大哥不是这样的,只是……”
“不用只是了,我意已决,开国之日,兄弟就上任,东平一块,兄弟要处理好!”
“那我就听大哥的吧,感谢大哥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