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价格(1 / 2)
西尔维娅当然叫人了。
奈文摩尔才刚刚知道地下的消息,可西尔维娅早就已经通晓了内情,这么多年来怎么可能一点准备都没有。
拿下王国的主导权只是第一步,斯维尔特王国显然不可能是黑龙一族计划的终点,在行动之前,不敢说已经算到了最后一步,起码也得知道自己每一步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王国只是跳板,尽管这个跳板西尔维娅最后也拿的磕磕绊绊,但跳板毕竟只是跳板,并不是计划的重点。
连奈文摩尔都能够猜到这些人的选择和准备,西尔维娅当然更加熟悉这些老对手们的想法。
她是真的早有准备的。
奈文摩尔并不知道具体的准备,但大概的猜测倒也并不困难。
一件事情有人得到就一定有人失去,地下的人想上来,可地上的人未必愿意接纳他们。
不过还真看不出来之前西尔维娅就已经有准备了。
“还是沾了教廷的光啊。”
奈文摩尔低声呢喃。
到底是借着朗基努斯的威势压下了西尔维娅,实际上这条母龙是一点蠢萌都找不到,每一步都是算计。
连同眼下的局面,实际上也在对方的预期之中。
关键是奈文摩尔居然真的小瞧了她,借助圣器夺来的胜利和尊重,让他在西尔维娅的事情上难免生出了几分轻视。
无论怎么说,他毕竟是赢了的。
对失败者,即使如何强调要小心谨慎,到底还是大意了。
好在之后他和西尔维娅暂时并没有核心冲突,甚至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小瞧了对方的手段倒也没有招来恶果。
“能猜到什么麻烦有什么用处。”西尔维娅摇了摇头,“如何应对麻烦,才是一切的关键。”
她也不是谦虚——五色龙就没有谦虚这种品质。
西尔维娅是真的没有把自己的前期准备太当作一回事。
这些准备都是题中应有,且能否应对麻烦尚未可知,实在不值得拿出来夸耀。
“生活在北地的龙类是五色龙的白龙,我们已经联系白龙一族了。”
地下有选择战争的,当然也有选择和平的。
选择和平的人未必是不想战争,可能只是单纯不想在这个怪物房中拼杀。
但做出选择的原因无关要紧,只有选择本身才值得拿出来。
西尔维娅手边肯定有一些想要和平的人,不过这不是奈文摩尔需要知道的,西尔维娅不会说,奈文摩尔也不会问。
白龙和银城同盟的联系密切,这也是为什么谋夺这个国家需要用时间来缓慢侵蚀的一个理由。
同为五色龙,大家的关系固然不会很好,但关键时刻的同盟还是理所当然的。
西尔维娅是和平的代表,白龙自然会选择西尔维娅,而不是站在她对立面的那一帮黑龙。
“我明白了。”
奈文摩尔点了点头,“剩下的事情应该不是我能够参与的了,那么,剩下的就看您的准备了,女王陛下。”
他要溜了。
事情发展到这种程度,绝对不是任何人能够提前预料到的。
但发展起来的理由也是合乎情理,毕竟有人在生死边缘,自然想要变而求生。
普通人尚且知道求变,这些掌握了权杖的“高等”生命们自然更加不缺乏改变的勇气和力量。
地下活不下去了,他们就转移到地上。
事关玛尔萨多冕下的异变,谁提前知道了这个消息,都会做出相应的筹备。
事情发展到这种程度,实在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没办法更多的惊讶。
而奈文摩尔深知自己所能够发挥的价值已经消耗殆尽,不可能继续留在北地了。
“确实。”西尔维娅扬起脖颈,“继续留在这里,你一无权柄,二来没有力量,好处得不到一点,只会有生死危机。”
魔能平庸的年代,到底是权力更加重要一些。
这是个没必要深究的简单道理,因为实际而言,历史上能够掌握力量的,往往也都掌握着权柄。
只说眼下,在个人的能力上限明显的今日,权杖和财富都要比拳头好用的多。
作为黑龙和平方的关键,斯维尔特的女王,眼下的西尔维娅权柄强盛,奈文摩尔没有这份权力。
他甚至已经半脱离了教廷的军队体系,主要任务是担任教皇的秘书。
这种情况下他固然可以通过杀敌来获得军功,进而在家长们的安排下更进一步,可毕竟更进一步是未来的安排,眼下的他并不能够直接指挥教廷的甲士。
至于说这队暂时被他接管的圣骑士团队——恰好追随亡灵的脚步来到了北方,刚好遇到了一个对局面了解且被斯维尔特人承认的教皇国专业人士,处于各方考虑,原指挥官暂任副官,指挥权交由奈文摩尔暂代。
巧合之下,暂时接管的指挥权而已。
换句话说,奈文摩尔实力一般,没有权力和财富,自然没有人为了他的利益搏命。
那他留在北地,就是孤身一人。
西尔维娅固然可以照顾他,但这又有什么用处呢?
留在北地采取行动,这当然不是奈文摩尔善良地打算为了北方人的生死负责。
谁都知道他的目的,一个教皇国来的人在北方活动,他想要得到的是权力、是财富、是战功,唯独不该是为了大义。
有,这种圣骑士肯定是有的。
总会有人是真正的英雄,他们活着就是为了大义,为了爱与正义。
但这个人不会是奈文摩尔。
返回罗马。
像是印证奈文摩尔的猜测,一串金色的文字在他的面前闪动。
西尔维娅沉默地凝视着文字,心下稍沉。
“教皇?”
站在罗马城里,隔着大半个西方世界,将命令投放在自己想要他知道的人面前。
起码也是个史诗阶位。
但这倒是没有什么值得惊奇的。
罗马城是帝国的中心,也是如今教皇国的心脏。
站在这里的教皇能够掌控史诗阶位的力量,实在是不足为奇。
“真是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