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海都监国(1 / 2)
大明天道元年六月,和林城。
这座塞上名都,是不可一世的大蒙古国公认的首都。在历史上的13世纪中后期,随着大蒙古国的扩张和征服。这里几乎成为了世界的中心。任何胆不服从和林之主的国家和人民,都得准备着面临全世界最可怕的军队和惩罚。
而蒙古军队的征服和胜利,给这座城市带来的不仅是威望和权力闺门秀。还有数之不尽的财富和奴工。这些奴工自然是来自被蒙古大军毁灭和征服的文明——这些文明中不愿意屈服的战士、农民、商人和知识分子在蒙古人看来都是“与国无用”的,往往遭到灭绝性的屠杀。
而那些有一技之长的工匠,则大多“幸运”的保住性命,成为蒙古的奴工。他们被捉回草原,世世代代成为匠户……如果他们还有机会留下后代的话!
这些为蒙古人终身劳作的奴工,有的来自两河流域的撒马耳干、不花剌、玉龙杰赤,有的来自波斯的桃里寺(大不里士),有的来自大食的巴格达和大马士革,还有些来自斡罗斯的城邦,当然……和林城中最多的奴工是来自中原的汉人!
汉人奴工是这座城市中最低等的存在,几乎没有任何出人头地的机会,他们比不上色目人,可以由奴隶一步步晋升成为大蒙古国的臣子——在中原做官的二等色目,大多都是由蒙古贵人的奴隶晋升而来的。历史上著名的元朝宰相阿合马就是察必皇后(忽必烈的皇后)的陪嫁奴隶。
但是汉人奴工绝对没有上升的机会,因为蒙古人的汉人臣仆不是汉侯就是儒生,汉人奴工是没有机会的。他们是和林最低等的存在,只能用勤奋的劳动换取生活必须的资源,似乎永远也没有出头之日。
蒙古大军征伐四方所使用的大部分武器,都出自他们的双手。蒙古贵人们身上的华服和饰品。大多是汉人能工巧匠的杰作。蒙古人日常使用的各种器皿,如果不是从中原运过来,那一定就是这些汉人工匠打造出来的。甚至这座在草原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辉煌壮丽的和林城本身。也是汉人工匠们一砖一瓦打造出来的。
只要看看这座草原名城的外观,就知道有多少汉人在此地幸苦劳作了。
和林城完全是汉式的。四方形的城墙,飞檐斗拱的城楼,亭台楼阁的宫殿和豪宅,还有笔直开阔的街道。仿佛就是一座中原大城,孤零零的伫立在辽阔无边的大草原上。
只有和林城内那些蒙古贵人的豪宅之内的一顶顶白色的蒙古包,才提醒人们这里是一座蒙古的城市。
夏天是和林城还有整个蒙古草原最好的季节,哪怕大蒙古国如今已是山河日下,但是和林城的夏季仍然喧嚣而嘈杂。来自草原各个部落的商队。都汇集于此。一队队的骆驼,一队队的车马不断穿城而过。将毛皮、牲口、茶叶、熟铁、食盐、香料、丝绸布匹都运到了这里。
不过运来的这些好东西比之以往却少了许多,特别是来自中原的茶叶、熟铁、食盐、丝绸布匹和香料减少了起码七八成。而且价格上涨了足足几倍!
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毕竟大蒙古已经失去了中原!薛禅汗忽必烈的一连串败报早就传到了和林,消息坏到了无以附加的地步。蒙古的中央兀鲁斯和东道四个兀鲁斯合力,几乎动员出二十多万引弓带甲的勇士,这样的兵力放在成吉思汗的时代,完全可以踏平整个世界,但是在忽必烈手中,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两年之内损失了差不多十万蒙古人,让蒙古草原上的每一个千户都失去了上千名最好的勇士,最后还灰溜溜的让人赶出了中原!
当一连串失败的消息传到草原后。几乎所有的蒙古人都对忽必烈失望透顶!如果忽必烈不是带着最忠心于他的漠南蒙古部落逃亡西域,而是回到和林的话,恐怕用不着陈德兴派兵来讨伐,他就会被愤怒的蒙古贵人们杀死。
因此,当海都率领的大军和部落自西方而来的时候。草原上属于中央兀鲁斯和拖雷兀鲁斯的蒙古部落,没有一个进行了抵抗。和林城更是张开大门,欢迎这位窝阔台大汗的嫡孙成为它的主人。
那个时候,草原上所有的蒙古贵族都寄希望于海都,幻想他是什么成吉思汗再世。可以带领蒙古人再一次征服中原的花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