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60章 圣旨来了(1 / 2)
越州皇宫宁安殿,乃是赵构批阅奏折的地方,此刻的他就坐在案前,眉头紧皱。
“官家,喝口水吧。”贴身的李公公拖着一碗茶走了过来。
“唉!”赵构接过茶水,长叹一声。
“官家?金贼猖狂,暴民四起,老奴也没见官家皱皱眉头。”李公公满脸好奇,小声的问道。“这奏折到底写的什么?让官家如此为难?看了六七天了,竟然还没有批阅?”
赵构猛然抬头,两道寒芒射向了李公公,李公公一个激灵,跪倒在地叩首道。“官家,老奴多嘴,老奴多嘴,望官家恕罪。”
李公公跟随赵构已经几十年了,眼力劲十足,不然也不可能成为赵构的贴身公公,照顾赵构的日常生活。
因为跟随了赵构几十年,所以李公公非常了解赵构的脾气,从刚才赵构的目光中,他察觉到了一丝杀意。
宋朝明文规定,宦官是不可以干预朝政,而他刚才好奇的话,显然太好奇了。
“官家,老奴只是好奇,并没有想知道的意思,还望陛下明鉴。”
李公公不断磕头,对赵构的称呼也从平时的官家,变成了正规的陛下,他是真的怕了。
宋朝对干预朝政的宦官,处罚相当严厉,不仅会除名,还要流放几千里。这比直接杀掉可要惨多了。完全是在痛苦中,煎熬中,慢慢的被折磨到死。
对于称谓的转变,这里稍加解释。宋朝对皇帝的称呼,很有意思,若在平时,不管是太后、皇后、妃嫔、大臣、宦官、宫女、还是平民百姓,都可以称皇帝为“官家”,也可称“大家”,甚至在私下议论的时候,也会称‘官里’。但在正规场合、朝堂上或者上奏章时都要称之为‘陛下’,大臣与皇帝议事时一般也要称陛下。
这个称呼,完全是看场合,当然了,直接统称为陛下,也不会有什么大毛病。
赵构看着微微颤抖的李公公,微微闭上了眼睛。“起来吧,这是家事,就算你知道了,也不算干预政事。”
李公公后背早已湿透,听了赵构的话,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起身之后,再不敢多言半句。
“我那个侄子出息了,出息吧,也不是件坏事。”赵构似是再自言自语,又似在告诉李公公。“你说,他要经商,就专心的经商多好,现在偏偏要四处笼络民心,呵呵……这可不是件好事啊。”
皇帝自称,并不是什么时候都称为‘朕’。‘朕’这个大家都知道的称谓,主要用于朝堂之上与大臣议事或在较正式的场合,还有对宫眷谈正事时。而在平时,回到宫里或者与家人轻松闲谈时,大多数时候还是用最简单的‘我’或者‘吾’。
“官家!”李公公撞了撞胆子。“老奴有一句话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体会过一次伴君如伴虎之后,李公公越发的谨慎了起来。
“说来听听。”赵构依旧微闭着双眼,很是随意的说道。
“官家,如果觉得那位有危险,我们可以借刀杀人。”李公公说完之后,低下头,偷眼观瞧赵构的反应。要是赵构动怒,他绝对会立马再次跪倒在地。
他其实也在赌,通过赵构的反应,他清楚,这件事一定让赵构很为难。而他跟随了赵构这么久,很清楚赵构在乎什么,害怕什么。
再加上赵构刚才说的话,他已经大致知道是什么事了。作为一直留在赵构身边的公公,李公公自然有其过人之处。那就是在某些特定时候,可以扮演一个‘军师’的角色,帮赵构出谋划策。
这显然很危险,毕竟,出谋划策就是在干预朝政,但每次这种时候,李公公依旧会开口。虽然很多次都头破血流,冷汗直冒,但他终归还是一直留在了赵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