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如何刨老朱家的墙(2 / 2)
方广志和高立功按照挑选边军的方法,先从应募的人中挑选十六到三十五岁之间的青壮年,又在城外城外校场中,准备了十几根百十斤的圆木,只要能扛起圆木绕校场一周者算合格。
不得不说古代人的身体素质那是没的说,常年的劳作,百十斤的圆木对大部分人来说不算什么。短短的半月时间,达到应募条件的就有一万五千余人,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粮食的吸引力太大了,陕西的老百姓为了一口吃的都能跟着流寇跑了,更别说官府了。
洪承畴在任的时候也不是不想多招募,而是没有那么多钱粮,而且官家也有制度。晏子宾他们可根本不管这些,有着贩卖私盐和倒腾兵器挣回来的银两,底气充足。从这一万五千人里剔除了那些地痞流氓和机灵狡诈之徒后,留下了约一万三千人,加上原来米脂守备兵力,合计一万六千兵。
在绥德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整训,为此方广志还专门把原来的边军都挑出来组建了一个教导队,军制还是按照大明军制来:一卫统辖五个千户所,兵员五千六百人;一个千户所下辖十个百户所,兵员一千一百二十人;一个百户所下辖两个总旗,兵员一百一十二人总旗下辖五个小旗,兵员五十六人;小旗管辖十名士兵。
加上米脂原有的巡防营,这样绥德州等于有了三个卫小两万的兵力,但朝廷规制绥德属于边地,兵力应该设一卫,剩下的两卫只能记为乡勇。但这并不影响李自成他们实际控制的兵力,只不过,朝廷只管拨发一卫的兵器和粮饷,剩下的只能自己解决。
每个士兵每个月二两饷银,加上兵器、盔甲、粮食、帐篷等,核算下来每个月花费在一个士兵身上的银子绝对不会少于五两,如果是骑兵的话还要在这个数目上翻倍。
现在朝廷经常的拖欠饷银,李自成等人也就没有想着朝廷能拨发下来,这样每个月需要八到十万两的银子养活这支队伍。
晏子宾看到招募上来的数字,第一时间就是头疼,人太多了,如何养活啊。翻看州府府库的账册,真是惨不忍睹,朝廷规定一府之地府库存粮应该在十至二十万石,一省之地官仓应基粮百万石之上,可现在,府衙的官仓中只有两三万石的粮食,别说赈济四县饥民了,就是养这些兵卒也只够三四个月之用。
于是晏子宾用上了李鸿业的那套伎俩,把州府的大族富商都请到了巡抚衙门,开诚布公的告诉他们用盐换粮食,盐的来路也没有明说,大家都是心知肚明,这些大族早就听说米脂富余起来是因为知县带头贩卖私盐,只是没有人报给上司衙门。
现在好了,巡抚大人主动提起,一石盐换一石粮食,那个吃相一个比一个难看,顷刻之间,每个月万石的盐就被这些富商大族一抢而空了。
解决完最大的一块心病之后,晏子宾松了一口气,只要手里有兵有粮后边的事情就都好解决了,一朝天子一朝臣,上任之后先把原米脂县丞周廷文升为米脂县令;主簿吴怀德则带到了绥德州任自己的副手主管钱粮,受限于现在手中自己人太少,不然真的想把所有的官吏都换个遍,现在也只能先拉拢了。
此时的李自成和李鸿业回到了老营盐城,准备接下来在暗的那一部分事宜,两个月没有回来,盐城又变了一个样,城墙的主体又高了一大截,现在即便是有人来进攻,那城墙也能起到很好的防守作用,估计再有半年左右的时间,就能全部完工。
城内绿树成荫,路边的田地里,麦、谷都已经灌浆了,得益于水利,这季的庄稼长势格外的好,看着在田间忙碌的农人,听着他们的欢声笑语,李自成两人无比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