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循环经济(1 / 1)
见卜秋兰眼神惊讶,余昭继续说:“其实这教人做菜是最难的,做菜好已是难得,可要找出其他人的错处,提出有用的建议,更是难上加难。一开始也有不顺遂的可能,但假以时日,也就能更精准地找出问题,提出解决的法子了。”
当然,待遇问题也是要提的。
“店里的厨师,我一月定二两月钱,而您,我一年给三十两。可这钱也不是白拿的,我家有新学徒时,您教着刀工火候和做法;若没有,还得请您四处转转,各店的厨艺都得您把把关。”
“这么多?”卜秋兰似乎并不在意要出差的事,只听到了银子,“小昭呀,大家都说你有本事,我也佩服你,年纪小,还是个女娃,那么会挣钱。可钱不是那么花的,开家店,处处要钱,要本钱,要花销。你又给咱们交租子,又给咱们找活儿干,你图什么呀?你年纪小不知道,要说村里人对你家,也不是那么好的。”
余昭:你这是把我当活菩萨还是冤大头呀?其实相比店里的收入和工作的辛苦程度来说,这点工钱根本不算什么的。这个工资水平也只是县里的正常收入水平了,给少了大家要是干活干得不情愿,吃亏的还是自己。
当然这些话她只能埋在心里,白得的感激谁不要?
“不管过去好与不好,到底都是乡里乡亲的,我既然有法子挣钱,带谁挣钱不是挣呢?您说这话,也是为了我好,我余昭记下了。”
卜秋兰越发感觉到这孩子的少年老成,但想到三十两银子一年,她都乐得合不拢嘴了,只想赶快飞奔回去给自己家老伴炫耀。
余昭最后又嘱托道:“这钱,是您凭借自己的能力拿的。不过我给您的钱比别人的高些,您可别告诉别人啊,免得……”
卜秋兰忙说:“诶,没事,婶婶都知道的。哎呀,谢谢你啦。”
来时脸上的阴云早已一扫而光,哼着小曲就走了。
余昭看到卜大娘欢快的背影,不禁也笑了起来。谁说当老板就该习惯挨骂,少做挨骂的事,让人得到应有的报酬和尊重,不也挺快乐吗?她和余二嫂商量过了,等厨师班的学徒适应了以后,就在余记食铺干活,余二嫂和余大姐就不负责做饭了,只要守着他们把关就行,等上道了,也不必在店里守着了,在家教教学生,也可以轻松点了。
且说致富组那边,余昭在里头挑了两个年轻机灵些的男子,让他们等开春了去四处打听,可有什么种猪出售,各样种猪又有什么特点。琢磨着这路上不容易,一人给了五两银子,又许诺若打听到好的种猪,回来了另外给钱。这点钱若要奔波一年并不多,可省着点花应该还是够了。
这两家人男的出门远行了,妻子也去了县里,余昭就叫其他人帮着把他家的活干了,又三不五时的去打理家里,不叫那些仅有的桌子椅子因为长期不住人而朽烂了。
村人听说了,无人不夸余昭想得周到的。
因为阳朝人吃猪少,一头猪又比两头羊还大,所以养猪的人也不多。可余昭一分析,养猪的好处多多。一方面她有独特的烹饪方式,可以通过多开食店消化掉猪肉,自家养殖的猪,成本相对更可控,而且通过繁育选种,希望能养出更合适的猪种。另一方面,猪肉可以产生大量的肥料,对于王家村大片大片的贫瘠土壤大有裨益。故而她对这外出的两人可以说是寄予了相当的厚望。
其余致富组的人春天都闲着没什么事,除了负责养羊养鸡,就是拔除地里的杂草。因而也常像往年一样,出去打零工。
等到天热了,才发现似乎有点不对劲。土里飞了很多小蚊蝇,虽说羊放在地里有些粪便,可那小小的蚊蝇也太多了些。余昭分析,应该是土壤发酵不到位,温度不够导致的。不过这也给她提了个醒,阳朝又没有驱虫药,动物粪便中很有可能有寄生虫,还是要集中腐熟才行。
于是找了处向阳的山脚,找致富组的人挖了几处大坑,坑深不过三五尺,坑底宽五六尺,长十尺余。今后的羊粪鸡粪都得晒得半干了,再堆到坑里,封上一层树叶,又封上一层土。为这事,余昭还请素香婶婶帮忙做了几个温度计,这回的温度计又经过了改良,把口子给封上了,这样液体就不会蒸发,还给它huashang。
话说素香婶婶这些日子一点也没落下吹玻璃技巧,这似乎是她的娱乐活动了,无师自通的她现在能吹出不同形状的玻璃,塑形、拼接也是炉火纯青了,要不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呢?
有机肥的发酵需要经过升温和降温,充分腐熟之后既不会伤根,也不会有虫卵。
另外,动物也需要驱虫。她又四处打听可有什么驱虫治病的方子。一般专业养殖的却不肯告诉她,反倒是从小农户那里得了不少经验。余昭在小本本里记好了,菊花、板蓝根、鸡屎藤、车前草等等都有各自的疗效。这些东西简单易得,据说效果还很明显。
劳动人民的智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