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百里当先生(1 / 2)
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方法,哪怕是灭宋,问鼎中原的匈奴人也是在使用的,虽然从端平元年匈奴灭金,到延右元年元朝开科举,元朝统治区域内曾历经了一次长达八十年的停废科举。到元仁宗延右二年重开科举后,元朝沿用了宋朝的三级考试制度。
元朝的科举考试与宋朝极为类似,但同时也体现出了一定元朝的独有特点,其中最为典型的特点,便是对于不同人群的区别对待。
元朝的乡试其实就是唐宋的发解试,主要于各省举办,通常于八月举办,其中匈奴人、色目人只试经义、对策二场,汉人则加试一场,为赋与杂文各一篇,考试通过者被称为举人。
乡试后,通过考试的三百名举人,于次年二月前往京城参加会试,内容跟乡试一样,取进士百名,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各占二十五名。
会试后,同年三月会举行殿试,试策一道,蒙古、色目人的题目与汉人、南人不同。与宋朝不同的是,元朝后的殿试不再黜落,只是排定名次。殿试结果分左、右两榜公布,匈奴人、色目人五十名列右榜,元代以右为尊,汉人、南人五十名列左榜。其目的自然是保护匈奴、色目人的民族特权地位。
明太祖朱元章建立明朝后,于洪武三年开始科举,后认为所取举人进士少实才,又宣布停罢科举,直到洪武十五年才重新恢复,并于两年后公布了(科举成式),就此奠定了明清长达五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明朝的科举制度自下而上一共分为了分为五个等级。
童试。最为初级的考试,包括县试和府试两个阶段的考试。县试在各县举行,由知县主持,一般在每年二月进行,连考五场。县试通过后,四月参加由各府官员主持的府试,连考三场。通过了县、府考试者,便可称为“童生”。通过童试后,便表明你已具备基本的文化知识和写作能力。
院试。通常在府、州的“学院”举行,又分为“岁试”、“科试”两级。岁试是每年举行的童生“入学”考试,录取后即为“生员”,通称“秀才”。科试则是对已在学校的秀才进行考试,成绩优者方可参加下一级考选举人的乡试,成绩劣者要受处罚甚至取消生员资格。只要考取了生员,也就是成为秀才,就算脱离了平民阶层,可以拥有一些特权,例如受免丁粮,免役税,又如司法特权,上堂不必下跪等等。
乡试。又称大比、秋闱,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三场,分别在八月初九、十二日、十五日。明清乡试录取举人名额由朝廷规定下达,各省按人口多少分别为数十名到一百数十名不等,全国录取总额为一千人至一千二三百人。乡试可以说是明清科举最为重要也最为艰难的一关,毕竟通过之后便具有了做官资格。通过考试者被称为举人,举人第一名则被称为“解元”。
会试。通常在乡试后次年的二月初九至十五日举行,由京师礼部主持,因而又称春闱、礼闱。会试三场的内容与乡试一样,明清每科会试录取进士约二三百人。明清会试正榜以外一般还有副榜。录入副榜的举人虽不算进士,但可以授予学校教官或其他较低级官职,或吸收入国子监为监生,获得国家一定的俸禄。
殿试。通常在会试后的一个月,即三月十五日举行。殿试内容试时务策一道,试题由内阁大臣预拟数种,临时呈皇帝圈定。明清殿试一律不黜落,只排定名次。状元、榜眼、探花等前三名列为一甲,算是进士及第;第二甲若干人,算是进士出身;第三甲又若干名,算是同进士出身。三月二十五日,新进士和殿试官员在礼部享受御赐“恩荣宴”。宴后陆续进入封官任用阶段。一甲的三名进士一般授予翰林院编修等清要之职,其余进士往往还要进行一次馆选或朝考,然后结合殿试名次,分别授予官职,优者亦进入翰林院。
而百里秀为何只要通过第一等级考试的童生,而不要秀才或者举人,进士这样的看似高知识人才呢!
这自然也是有百里秀的道理的,要知道,童生只是具备最基本的文化知识,也就是达到识字能看的懂文章的地步。
但是对于儒家的那一套圣人理论还是没有学,这样对于百里秀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这意味着其思想还没有定型,没有被儒家的那一套之乎者也给弄晕,因此他百里秀还能给其灌输墨家的思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