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 绣惠城四关四隅 墨龙王巡视绣江(1 / 2)
绣江河是章丘的母亲河,与百脉泉一脉相承,是一条泉水之河,因“芹藻浮动,水纹如绣”而闻名。“绣江源头小泉城,奔流直入小清河”。绣江河是章丘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河岸自古以来水草丰美,牛羊成群,千百年来,绣江河源远流长,滋润着两岸的土地,“绣江春涨水流声”为章丘八景之一说的是绣江河春日渐暖、积雪融化、河水上涨、拍岸起浪,发出声响的情景。
老龙王又交待了墨龙一些事情,无非就是嘱咐他出门之后待人接物要符合自己的身份,不要招惹是非。虽然墨龙平时大大咧咧,但在父亲面前表现的很恭顺。老龙王交待完之后,墨龙回到自己的龙宫,处理了一些日常的事物,告诉自己龙宫里的属下,自己要出去一段日子,这段时间要好好的照看龙宫。
百脉泉和墨泉的龙宫虽然不大,但也有维持正常运转的机构和人员,如果真的出现了什么紧急情况,龙宫里的虾兵蟹将也足以应对。泉龙王和海龙王没法比,海龙王出门自然是虾兵蟹将开道,前呼后拥,旌旗招展,泉龙王可就没有这些待遇了,生活相对来说比较朴素低调,也是因为根本就没有高调的资本。
绣江河的水流大多出自百脉泉泉群,所以在属地管理上,属于百脉泉龙王代管,但是在级别上,两者差别并不多,更何况墨龙还要比绣江河的龙王小一辈,所以老龙王对墨龙是反复强调,千万别摆出上级巡查下级的状态,大家都在一个水域上混,相互之间还得给点面子。
墨龙吩咐已毕,出离龙宫,跃向半空,直往绣江河而来。绣江河龙宫的位置在章丘的绣惠,为什么偏偏选在这个地方建龙宫呢,因为绣惠城在章丘历史上很不一般。
章丘古城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就有先民居住,属东夷地区。公元前176年,也就是西汉汉文帝四年,封自己的侄子刘安,就是汉高祖刘邦的亲孙子,为阳丘侯,此地为阳丘国,国都在绣惠回村。公元前153年,汉景帝四年,第二代阳丘侯刘偃因犯国法,被削了职,阳丘国改为阳丘县。东汉初公元25年阳丘县被省去,归东朝阳县。公元55年南北朝时期,北齐废朝阳县,在原阳丘城置高唐县。公元556年,高唐县迁至女郎山南,也就是现在绣惠街道驻地。隋开皇十六年,由高唐县改名为章丘县。1945年8月至1953年9月,章丘划为章丘、章历二县,绣惠为章历县。1953年又合为章丘县,县治仍设在章丘城。1958年8月县治由章丘城迁到明水。章丘城改名绣惠。所以绣惠作为章丘的中心有上千年的历史。过去有“先有平陵城,后有济南府”的说法,而章丘则是“先有回村阳丘国,后有章丘城”。
两千年来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风调雨顺,人民富裕,天灾战乱都很少,人民安居乐业,才创造出驰名中外的“金章丘”
绣惠古城的格局为四关四隅,这种叫法在全国重名的也极少。
隅,就是角落的意思。绣惠城就是个“田字格”,中间两条大街,东街西街,南街北街,将绣惠城分成了东北隅、东南隅、西南隅、西北隅。城边四周有城墙,每个方向都有内外两个城门,都有名字,南门外门叫长泰门,内门叫明秀门;北门外门叫永定门,内门叫清平门;西门外门叫道济门,内门叫锦川门;东门外门叫澄清门,内门叫绣江门。城墙外还有护城河,护城河的东南西北分别叫做东关、南关、西关、北关。这就是过去绣惠城四关四隅的布局。因为现在要在绣惠城的旧址上重建古城,所以城镇原来的建筑都已经拆迁了。
墨龙飞了不多长时间,来到绣惠城的上空,他在半空之中看到,绣江河道的一侧挥舞着很多五颜六色的旗子。墨龙向着那个方向飞了过去,原来是绣江河龙王提前知道墨龙要来,于是安排了一些虾兵蟹将在岸边迎接。只见岸边约有几十个兵将,为首的是一只乌龟精,他一看到一条黑龙飞来,急忙招呼大家,霎时间旌旗招展,锣鼓喧天,好不热闹。
乌龟精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墨龙身边,恭敬地说道:“想必您就是墨龙王了,我是绣江河龙宫的龟丞相,龙王爷让我在这儿迎接您,我是新上任的,要是有什么招待不周的地方,墨龙王您还得多担待。”
墨龙一看这个阵势,有点儿受宠若惊,之前他哪经历过这些啊,平时自己独来独往惯了,突然自己这么受重视,还有些不太适应。墨龙连忙说道:“你们也真是太客气了,我就是一个晚辈,哪里能消受的起呢?而且你不用叫我龙王,叫我小墨就行。”
“墨龙王您真是说笑了,那怎么行呢,我们家龙王爷交待过了,您是替老龙王巡视章丘水域来的,对您应该待若上宾,不能失了礼数。龙王爷还在龙宫等您呢,咱们走吧,我在前面带路。”
绣江河龙王和百脉泉老龙王是打小一块长起来的,都是兄弟相称,自然不能出来这么远去迎接墨龙,最起码辈分还在这儿摆着呢。墨龙跟着龟丞相一路走到了绣江河龙宫,墨龙一看,心想:看看人家这龙宫,可比自家的阔绰多了,光宫门就大了不止一圈,整体的建筑样式和材料也不是百脉泉龙宫能够比拟了,整整差了一个档次。他正想着呢,龙宫里面出来一个人,边走边说:“我的好侄儿,你可来了,从听说这次巡河是你来我就一直在这儿盼着,咱都多少年没见了,快让我看看,变样了没有啊?嗯,墨龙王可不是以前的小墨了呀,稳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