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收购报纸(2 / 2)
鲁伯特·默多克可是被誉为世界传媒大亨的男人,是美国著名的新闻和媒体经营者,新闻集团的董事长。
新闻集团有多厉害?它在短短的三四十年间就发展成为跨越欧、美、亚、澳几大洲,涉足广播、影视、报业诸多领域的传媒帝国。
在它的旗下下,既有久负盛名的英国《泰晤士报》,也有美国电影界的大腕级电影公司——2世纪福克斯公司。
如今已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国媒体集团,亦被称为“默多克的传媒帝国”。
“不知道《香江人报》的价值多少?”林宇问道,他现在剩下的资金也不多了。
见到林宇感兴趣,梁根也是给他详细介绍情况。
“《香江人报》报社是现在的老板继承来的,叫宋卫华,宋卫华的父亲一辈子都在干这个,而他本人其实对报纸经营不感兴趣,他有其他方面的生意,只是因为报社是父亲留下的,宋卫华就留在手里,但是接手后其实就对报社不怎么关心,报社一直半死不活的。”
“你插手以后才有了起色,宋老板对你印象不错,他不愿意出售报社也是怕所托非人,如果我们可以把他父亲的报社做起来,宋老板一定会同意的,我可以帮你和他谈谈。”
林宇答应了,手下有点传媒产业还是不错的,也有利于他之后的布局。
这时候的香江类似改开后的大陆,可以说遍地都是发财的机会。
1945年,太阳国战败投降后,鹰国迅速接管回香港,维多利亚港重新飘扬起米字旗。
但是香江已经被战争破坏非常严重,人口由战前164万锐减到战后6余万人,市场凋零,生产废弛,人们生活举步维艰。
鹰国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在战争中所受的破坏更甚香江,搞到在战争结束后,昔日的“日不落帝国”甚至要仰仗美国鼻息生存,依靠美国贷款过日。
严重的社会倒退,使得英国没有余力给香港些许援助,英国对香港的控制能力降低,经济垄断地位减弱,加之日军对香港外资的没收,都给华人填补香港经济上的空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华商的崛起应运而生。
同时,大陆地区战乱频繁,数不清的人和叶问一样来到香港,为香港带来了数不清的资本和难得的各式各样的行业骨干人才。
后世很多有名的华人富豪巨贾也多是在这个时期登上香港经济大舞台的,比如两大世界级船王董浩云和包玉刚,低调行善的儒商、恒生银行创办人何善恒,“红色商人”著名爱国企业家霍英东,香港首富商界超人、“长江实业”的董事长李嘉诚,热诚无私的工业家蒋震,这些工商界奇才或是在战前成立自己的公司,经历战争的劫难,或是在战后白手起家,把握商机青云直上,他们的共同点都是乘着战后经济复苏的东风建立起工商业王国。
这一时期是创业发财的好时机,某知名英语主持人说过,站在风口上,猪都能吹起来。
林宇需要做的就是成为那头猪。不是,是成为乘风而起的那个人。
最后梁根也不负众望,说服了报社的老板宋卫华,他同意以一个极低的价格出售《香江人报》,条件就是报纸不能改名。
林宇对此自是无有不可,协议很快签订,林宇也成了《香江人报》的新老板。
林宇把梁根从主编的位置提到做报社的社长,自己其实不懂报社运营,没必要插手,挂个虚名也是白费,梁根的人品林宇也是信得过的。
而梁根如此热心地操持这件事情,可能也是有这层意思。他知道林宇没有报社管理经验,而他恰恰具有,更是香江人报的老人,如此更进一步的机会也是得偿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