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造李超的反(1 / 2)
尚书省的考核并不太顺利。
吏部尚书长孙无忌亲自主持此事,吏部上下一阵忙碌,在极短的时间里就拿出了一套考核章程。
只是事情在省内一公布,就遭到了省内官员和吏员们的集体反对。
官员们是嗅到了此次考核的严苛,李超可是说的清清楚楚能者上庸者下,能进入尚书省那也是不容易的,可现在却不论出身不问资历,只论办事能力。不管在尚书省干了多久,只要考核成绩不过关,就要被降职、免职,这么大的压力,谁受的了。
能在尚书省当官的,可没有几个简单的。这年头能当官的,本就是勋戚豪门,哪个来头简单。
李超一来就要搞这个,谁愿意。
吏员们也不愿意。
李超给吏员们的考核,说的明白,一样的凭本事决定升降去留,甚至在优秀者中选拔堂后官堂后吏。同时,李超也表明,尚书省的吏员,优秀者,甚至是能够直接升任尚书省内主事等小官的。
这本来对吏员来说是好事,哪怕是过去的老吏,做的再好,可吏就是吏,官就是官,他们是不可能升为官的,那是条难过逾越的鸿沟。
但现在,有本事的也一样有机会升上去。
只是吏员们没太多高兴,因为随着这一条,后面还有一条。
那就是尚书省内的吏员,也不再限出身,今后所有的吏员职位,不限出身,所有的读书人都可以公开参加吏员考试,只要成绩好,就能够录取。
本来,吏员这个阶层,也有点很固定的意思,差不多算是世袭了。一个吏员,那么一家世代都是吏员,父传子,子传孙。
正常情况下,吏就是吏,做的好也不能升为官。
而官就是官,做的差也不会贬为吏。
官吏分明,不会混乱。
一般的读书人是不堪于做吏的,他们顶多做幕僚。一旦为吏,以后想上升就难了,入为吏职,算是绝了仕途。
但是现在,李超却要打破这条界线。
开放吏职,不限出身,读书人可以参加吏员考试,然后以成绩录用。当了吏员,也不影响他们以后参加科举,不影响他们将来入仕。
这样一来,现在的这些吏员,就多了许多竞争者了。
说句实话,虽然吏员们多是世家,有经验。但相比起来,他们跟那些读书人比,尤其是一些出身好的读书人比,那条件相差还是很大的。
一旦朝廷把吏职放开给读书人,且没有什么条件限制,不会影响那些人以后的仕途。
那么这些刀笔吏老油条们,马上就能猜到以后的发展了。
会有大量的读书人涌入,与他们争抢吏职,一般的寒门士子肯定会愿意来做吏员的,甚至那些大户豪族的子弟,可能也愿意先在尚书省的吏职上试试手,练练经验。
这样一来,那以后他们的铁饭碗可就能保了。
跟那些人比,他们没太多竞争力啊。
因此,虽然说新规打破了以前拦在他们头顶的壁垒,但同样的,他们以前独掌吏职的好处也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