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神霄玉清,至诚如神(1 / 2)
“上山?”
顾衡念着这几个字,脸上看不出悲喜。
周庭秋看出他的犹豫,微微一笑。
“师弟。实不相瞒,其实羽化集团和咱们招摇山,也有深仇大恨。
为兄这次来杨城,就是要将他们在这里势力,赶尽杀绝,斩草除根。”
再说这八个字时,周庭秋的表情简直堪称云淡风轻,言语间,满是信手拈来的自信。
事实也的确如此,若周庭秋当真出手,即使是杨城所有四大炼级别的高手捆在一起,也不够他杀的。
这就是一位炼师的手段。
周庭秋继续道:
“更何况,师弟,你的战法,实在是太过凶险了。长此以往,恐会走上歧路。”
周庭秋是何等高手,虽只是和顾衡换了一招,却也能看得出,这位便宜师弟的拳意虽是浩大,骨子里却有股亡命徒的气质。
练拳先练胆,武人不怕死,却也不会故意找死。
他背着双手,望向窗外,念了一段道门经典中的名篇。
“庶人之剑,蓬头突髻垂冠,曼胡之缨,短后之衣,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此庶人之剑,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
这是庄子说剑的名篇,以剑为喻,规劝君王。
顾衡挑了挑眉毛,丝毫不为所动。
“匹夫一怒,血溅五步,是武人的本色。”
顾衡自然知道周庭秋的意思,但他本就以庶人,武人自居。是以,这番劝诫,他根本就不在乎。
他回答时,语声如金铁震荡,尽显决绝之意。
这正是卒部拳意,过河卒的真谛。
周庭秋叹了口气。
“师弟,匹夫一怒,血溅五步,的确是武人的本色。
但你不要忘记,还有一句叫做‘近在咫尺,人尽敌国’,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
如果说血溅五步的精神,是弱者面对强权,豁出性命来的惨烈反抗。
那人尽敌国的真意,就是一种自信。
纵使你是一怒而伏尸百万,富有四海八荒的天子又如何,在我面前,仍是保不住自己的性命。
以一人敌一国,这是何等的精神,何等的拳术?
顾衡面色一变,神情肃穆,他恭恭敬敬地朝周庭秋抱拳,俯首道:
“的确如此,受教了。”
周庭秋只是一席话,就叫他隐约窥见了卒部拳意的下一个境界。
纵横武经的拳法脱胎于象棋,象棋不同于讲究大势的围棋,在十横九纵的棋盘上,小卒也能刺王杀驾!
从这个角度看,七种拳意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不过是分工不同,作用不同。
用得好了,即使是讲究殊死一搏,有进无退的卒部,也未尝不能有大气象,大气魄,大气势。
感受到顾衡身上气息的转变,周庭秋抚掌而笑:
“师弟果真好悟性,为兄佩服。”
他话锋一转,接着剖析道:
“你之所以有这样的思想,和你身处的环境和经历,是分不开的。
杨城这个地方,被帮派势力把握,尽管看似和平,实则人人自危。
长期生活在这种地方,精神自然会逐渐走向极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是这个道理。
你若是想要在武道上,有更大的成就,就得走出去,去看看更广阔的天地,体会不一样的风景。
要想打出震撼天地的拳术,就得有气壮山河的胸怀。
你现在的精神虽是打磨得无比强韧,就连我的雷法都无法撼动,但你的见识和阅历,还是太浅了。
单纯的刚强,是不足以叩问至诚之道的。”
顾衡默默点头。
其实,他在心中也隐隐领悟到这件事。
尽管顾衡在杨城的斗争生活,培养出了绝不放弃的性情,坚韧不拔的精神。
也正是这种性格,让他在面对强敌时,能够爆发出更强的水平,屡屡能够把握住机会,以弱胜强,甚至能够凝结成“天地洪炉”的精神境界。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也正是因为一直以来,顾衡都生活在这种环境中,才让他的心意逐渐偏执,在作战时更是执着于弄险。
事实上,这种性格的形成,更早还要追溯到他童年时期的囚禁生活。
一想到这个,顾衡就感到肺部隐隐作痛。
尽管他在练成“四梢圆满”后,已经祛除了这个身体上的沉疴。可那段时期留给他的精神创伤,却没有那么容易痊愈。
这也是为什么,顾衡在逃出实验基地后,就染上了抽烟的毛病。
只有在吞咽这种痛苦时,他才有活着的感觉。
周庭秋突然问道:
“师弟,你现在应该,抽烟抽得挺厉害的吧。”
顾衡不明所以,却还是点点头。
周庭秋调侃道:
“其实,你还有点像那种,才从隐秘战线上退下来的老兵。
好在,你还小,还能改变。
说了这么多,上山这件事,你该给我个答复了吧。”
顾衡眸光波动,不言不语。
按常理来说,他们有共同的仇人,周庭秋也是个有意思,有气魄的人,加入招摇山可谓是百利而无一害。
可他就是有点抗拒。
对顾衡来说,太过轻易便得到的东西,总是显得虚幻,就算天上真的掉馅饼,他也不会去捡。
因为两个很简单的问题:
如果真的掉馅饼,那扔馅饼的又是谁呢?
他有什么目的,他既然能扔,又能不能收回呢?
顾衡不喜欢这种患得患失的感觉。
他虽然不知道,什么东西真正属于自己,但他却比较得出来,什么东西“更”属于自己。
绿沉常说他就是矫情,喜欢钻牛角尖、和自己过不去,这辈子怕是没什么发大财的机会了。
顾衡也知道,这事儿想起来没什么道理,可他就是无法避免这种想法。
不过这种心态,或许也是我的心障吧。
见他不说话,周庭秋也没露出什么失望的表情,他只是道:
“这样吧,我在这里,还能待一个月。
这一个月里,你先跟着我练练拳,一个月后,想走,就跟我走。不想走,就当我跟你结个善缘,行吧。”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顾衡要是再拒绝,那就是不识抬举了。
更何况,他本就是个吃软不吃硬,有恩必报的性子。
而周庭秋今天这一番点拨,对顾衡的裨益,绝对不下于葛树根的赠艺,甚至还犹有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