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 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2 / 2)
“我大明一朝,对于读书人一向尊崇。”
“只要是品学兼优之辈,朕当不至于有遗珠有恨。”
朱祁钰表示了自己对于人才和科举的重视。
科举,不仅仅是为国选材,更是一次让人得以翻身改命的机会。
朱祁钰知道,很多寒门子弟想要改变命运,就只能通过科举这一途径。
要是科举不公平,就是断了底层的上升通道,就是阶级固化。
这样的情况,朱祁钰不能允许。
因为阶级固化之后,底层为了发泄心中不满,就会用武力来表达自己的诉求。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胜吴广起义之时喊的这句口号,可是已经深深融入了华夏的基因之中。
“好了,既然谈妥了语武两科之事,那么接下来各个衙门就要尽心尽力去完成此事!”
开武举和恩科,让朱祁钰能够收获一批忠诚于自己的文臣武将。
开武举和加恩科,朱祁钰是为了先给天下人甜头。
朱祁钰在做这个决定之前,就让东厂提前进行了一次摸底。
群臣之中,尤其是文官集团,可是不少人的子侄都到了参加科举的时候。
比如御马监提督太监成敬的儿子成凯,比如内阁首辅陈循的儿子陈英,比如王文的儿子王伦。
这些重臣为了自己子侄的前途,必然不会反对。
而胡潆的儿子胡长宁,则是在锦衣卫任职。
朱祁钰让锦衣卫承担护卫士子的重任,胡潆也不好反对。
王直的儿子王禾资,任南京园子博士,本就是学政官员。
行恩科之事,就是让王禾资的学生们有机会步入仕途,王直当然不可能毁他儿子的前程。
朱祁钰这是准备充分,他不打没有把握的仗。
“接下来,咱们说一说锦衣卫千户龚遂荣投书案子案。”
就在群臣弹冠相庆的时候,朱祁钰突然黑了脸。
朱祁钰这是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
武举和恩科,是朱祁钰为了笼络人心的举措。
而高谷捡到龚遂荣投书的事情,朱祁钰还没有打算就这样不了了之。
“你们之中,想来不少人都听说了,高谷已经被朕禁足在家,所以这一次廷议才没了他的身影。”
朱祁钰猛然站了起来。
“陛下,高谷只是一时糊涂,还望陛下宽恕。”
王直除此之外,也不好再说什么。
“一时糊涂?”
“东王先生,伱信吗?”
朱祁钰不怒反笑。
“朕自从登基以来,内外国事都是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懈怠之心。”
“于天下臣民,朕上不愧天下不愧地。”
“然而总有宵小之徒,以迎回太上皇之事,屡次诋毁于朕。”
“就在京师攻防一战过后,朕就派侍郎李实等人出使瓦剌,以图谋接太上皇回来。”
“李实等人至今未归,不过是山高路远,不过是漠北和我大明京师相隔万里之遥。”
“朕从头到尾都没有阻止太上皇回来,朕从始至终都是在力求迎太上皇回来!”
朱祁钰提高了嗓门。
“先是翰林侍读刘定之,接着又是广西御史李着,如今又是高谷和龚遂荣。”
“这些人沽名钓誉,口口声声为了天理大道,动辄搬出圣人之言。”
“朕想问一句,他们这样就不担心惹怒朕之后,朕不会回太上皇吗?”
“古人尚且知道知道疏不间亲,他们这就是希望朕和太上皇祸起萧墙,以为瓦剌渔翁得利!”
朱祁钰直接就给这些上书之人定了一个卖国贼的罪名,虽然这个罪名群臣并不认可。
“兵科给事中叶盛,自请前往宣府,你们可是知道为什么?”
朱祁钰突然又转移了方向。
朱祁钰这样忽东忽西,群臣怎么可能知道为什么?
“叶盛之前也是清谈,为此还差一点让为国捐躯的孙祥蒙受不白之冤。”
“前往紫荆关监督修造之后,叶盛对于自己往昔清谈深恶痛绝,他认为唯有实干才能兴邦。”
“所以,叶盛才会上书,自请去到边关守国门。”
朱祁钰当初之所以不杀叶盛,就是为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