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饼(1 / 2)
未来打天下咱有武官,治理天下咱有文官,还都是自己培养的,有一群和自己思想一致的拥护者,应该能和这个时代掰掰腕子了吧。
当然这些都是设想,现在在琉求搞品级就是公然造反,邢承恩还不能这么干,但是现在任命的这些连小吏都不是,其他人也不能说啥。
想明白的邢承恩再次交代:“晴雪,王进,在安平附近试点几个看看效果,骑兵训练的时候多巡查下,安全第一。”
“好的,承哥儿!”
晴雪应了一声,王进则是称诺。
又看了会儿风景,觉得差不多了,邢承恩起身决定去尝尝这里的农家饭。
知道邢承恩来就餐,农家院准备了汤饼,琉求现在没种小麦,这农家饭吃的,下边人真把自己当小孩子糊弄了,也不好说啥,端起碗来先把面条吃了再说。
宋朝管这面条叫汤饼,邢承恩也是适应许久才习惯了这个称呼。
宋朝的面食都叫饼,火烤而食的叫烧饼、胡饼;上锅蒸的叫炊饼,就是武大郎卖的炊饼;下到汤里煮的面条叫汤饼;撒子叫环饼……饼的花样很多,就是叫法让邢承恩头大。
邢承恩当时脑海里想象出来自己指着一锅面条给手下画饼的滑稽场面,应该能上欢乐喜剧人了。
剧本梗概就是邢承恩画了个圆圈,说饼画好了,大家打鸡血吃吧,一群宋朝的手下在那里开始纠结这是什么饼。
喜欢烤食的说这是胡饼,喜欢撒子的不同意了,大人明明画了个环,这一定是环饼,另一个也不同意了,大人明明画了个锅,里边煮的是汤饼。
嗯,想想是挺欢乐的!
吃食叫法不习惯也就罢了,喝酒因为年纪小不知道也正常,可是喝的茶都不一样。
宋朝的茶都是饼茶,前世直接泡水喝茶叫散茶,都是不懂生活的人喝的,邢承恩这么喝还被程潇管家劝谏过,这的人最顶尖的喝的都是龙团凤饼。
这茶精选福建当地的好茶,经过蒸清、压榨、研磨、造型等工序,在八饼为一斤的茶饼面上印刻上精致的龙凤图案,谓之龙团凤饼。
当然后来还有十饼一斤的小龙团,二十饼一斤的密云龙等等,原料全部用茶叶牙尖制作的茶饼被称为龙团胜雪。
除了这最顶尖的,各地贡茶就多不胜数了,邢承恩听着都头大。
如今邢承恩手握新茶,只要运到金国那就是巨大的利益。
自宋人南渡,偏居一隅,迎来了宋金对峙时期。
双方战争不断,打打停停,边民交易也因此长期处于断断续续的状态。
两个国家自然不愿意让重要的物资流向敌国,但百姓日常生活有需求,商人追逐利益愿意铤而走险,宋金之间的走私贸易屡禁不止,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彼时,“北人尤重南货,价增十倍”,令南宋商人趋之若鹜,纷纷以舟船运货,“自淮转海,达于胶西”,以此完成走私,谋取巨额利润。也有海商“假托风潮私往北界”,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将宋金走私推向了高潮。
茶和盐,在宋金走私贸易的商品中占比很高,因为南宋的人喜欢金朝产的盐,而金朝的人,因为饮食习惯等因素,对南宋的茶有着很大的需求。
金朝对南宋所产的茶叶需求量非常大,加之南宋商人售卖茶叶的价格又极高,导致金朝每年在购买茶叶这一项消费中,就要“妄费民银三十余万”。
对宋廷来说,茶叶生产不光要控制,而且销售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后来宋廷改为茶引。
以淳安为例:淳熙十三年,批发九十三万四千一百斤。
而且,金朝获得这些茶叶,往往都不是直接使用钱银购买,而是使用金朝所产的丝织品以物易物。
发现这种情况以后,金朝的大臣就着急了,认为茶叶并非是刚需,若长期以丝织品换取南宋的茶叶,就是在用有用之物换取无用之物。
所以,金朝对茶叶的购买非常严格,只有达到七品以上的官员才可以喝茶,并且不许售卖和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