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农和商(二)(1 / 2)
秦云愁眉不展,秦毅在旁看的也逐渐焦急起来。
他虽然不甚明了现今陕地的粮处情况,对于饥荒也没有亲眼见到过。自然不能理解刚才众人那一段时间内的沉默和冷峻。但他心里也清楚,纵观全史,没有哪个朝代政权绕得开粮食这个话题。
尤其现在的大明,正是处于小农经济下的社会性质里。
老朱开国时候建造的仓储,已经将近半空。而刚才这些人所谈论的蝗灾和饥荒这可不就是粮食危机吗?
刚才秦云的反应和提问,也让他听出了看似藏在迷雾中的问题。
那就是,这些商贾手里还是有粮的。只是,因为各种原因,这些人不准备将手里的存粮拿出来罢了。
秦云作为一府的“粮官”,如果闹出了什么饥荒甚至造反的事情。就会像他位置上的几位前任者们一样,被撸掉官帽不说,甚至脑袋也不保。
秦云这通判,也才是去年快进年底才坐上位,虽然之前一直代理通判之事,但却一直没有正式属官。
原因之一也是因为前几年陕地的粮产一直忽高忽低,秦云也有意再等等。终于到了去年赵奎等不及了,将他作为自己的人推了上去。
现下看来,这位置也不是那么好坐的。
去年的问题虽说不如前年严重,但是倒也有所影响。只是当时相较而言,百姓的忍耐力还有剩余。
但是以现下的情况来看的话,怕是也不能再继续盲目乐观下去了。
粮食短缺或不足而产生的问题,就像弹簧。紧绷到一定程度,问题本身就会变形,造成无法复原的后果。再加上,陕地人民的性格本就豪爽剽悍,不难想象,这根弹簧如果绷到临界值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秦毅摇了摇自己的脑袋,将自己从幻想中拉回来。
自己和秦云秦家的利益是绑定在一起的,要是秦云或秦家出了什么事情的话,自己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到哪里去。
那么现下自己需要做的就是想出个什么办法来解决秦云的问题。可自己人微言轻,甚至还没有最基础的实权。想要有这么一个好方法还能被采纳的话,怕不是那么简单的。
上次二虎之论,毕竟是基于史实来给秦云做判断诱导的,可自己对于陕地饥荒这方面的史实,却没有什么具体的了解。还不是那么好切入这个话题,更不用说诱导秦云采纳了,看来得好好想想,说不定还需要用到一些别的方法。
如果说站在秦云的立场上,无论是代表朝廷征粮还是借粮甚至说是抢粮,他都不能做。
在某些意义上而言,秦云并不能代表朝廷。甚至可以说,没有那张圣旨下来时,他秦云也就没什么权利额外征粮。可另一方面、但凡这道圣旨下来了,那便一定是秦云的灾难。
身为一府通判,粮草不足,以至于民情浮动。别说秦云了,就是赵奎,也少不了要摔个跟头。
那这种情况就是万万不可发生的。但除了征粮外,秦云如果以自身的身份去向这些人借粮,怕是也行不通。看看这满桌的人,除了那“女讼师”外,其他人都四平八稳的坐着,完全不露痕迹的在掩饰着什么。
借粮的这条路也是九难一松,那剩下的路更是不用看了。
秦云是官不是匪,抢粮这种事,自然是做不得的。只是,既然说抢的话?是不是在哪些方面能动动手脚呢?
秦毅心中瞬间闪过了几个火花,但是一时的灵感并不足以支撑起什么来。秦毅将自己心中的想法暗暗的记了下来。准备过一会,此次的会晤结束后,两人独处的时,再拉出来和秦云探讨探讨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