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封神演义(2 / 2)
通过虞信的描述,王良瑜对幻界有了全新的认知。
幻界,并不是王良瑜认为的类似虚拟现实营造出来的虚幻完整的世界,它只是一个空间气泡,有大有小。
大的会是完整的世界,有栩栩如生的人物,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有引人入胜的环境。
小的就只是巴掌大小的抽象虚空,所谓故事,大概只是在这虚空世界中播放,一部电影中截取的某个片段而已。
王良瑜沉吟良久,诧异地问道:“虞前辈,我记得您曾经说过,‘书之长短、言之深浅决定幻界的未来’,既是如此,为何前辈不创作出更高深的作品呢?”
虞信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看着王良瑜:“你以为我不想吗?”
呃……
王良瑜哑口无言。
半晌后,王良瑜轻咳一声,换了个说法:“虞前辈,您有没有想过创作一个长篇故事?这样,创造的幻界岂不是更大,汇聚的众生心力也会更多!”
“长篇故事创作耗时长又不利流传,事倍功半。”虞信摇摇头,并不赞同王良瑜的意见。
“这只是其一。”不等王良瑜开口,虞信缓了口气,又继续道,“更重要的是,长篇故事不易诞生幻界。”
王良瑜一愣,疑惑地问道:“为什么?”
“不清楚。”
听着虞信干脆利落的回答,王良瑜一时都没有反应过来,愣愣地看着虞信。
虞信见状,轻笑一声,道:“我猜测,大概是,幻界越大,幻界诞生需要的众生心力越多。”
王良瑜闻言顿时笑了起来,伸手一指陆启:“虞前辈,现在不一样了啊!有说书人在,还怕听众少吗?有了听众,还怕众生心力不够吗?”
虞信猛地站起身,他投奔陆启本就是冲着说书人的宣传效果来的,却没有想到,到头来竟忘了长篇这一茬。
扭头盯着陆启,虞信欣喜若狂地道了声谢,旋即转身直奔帐篷,秉烛著书。
第二天,虞信顶着一双熊猫眼,将一摞简书递给陆启。
王良瑜好奇地抢过简书,扫了眼,写的是赵氏孤儿的故事。
赵氏孤儿篇幅并不短,故事扣人心弦,情节曲折离奇,人物生动鲜明,立言深刻悠远,是一篇上佳之作。
但是,王良瑜并不满意。
转手将简书递给迫不及待的陆启,王良瑜转头看向虞信:“虞前辈,这个小说幻界一旦诞生,肯定不小,但晚辈觉得,还可以搞个更大的。”
“公子有何高见?”虞信一愣,不解地看向王良瑜。
“赵氏孤儿的世界观还是小了,只局限于晋国一地,太小了。”王良瑜摇着头,慢条斯理地说道,“为什么不搞个更宏大的世界观,比如这方天地?”
虞信听得是一脸迷糊:“公子何意?”
“以这片天地为蓝图,以现实历史、神话传说为原型,创作更真实更宏大的小说。”王良瑜一番大论后,气定神闲,悠悠说出四个字,“比如,武王伐纣,周以代商!”
虞信略略思量一番,点头称是:“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确实是不错的故事。”
接下来的行程中,虞信开始专心创作。
王良瑜无事也凑过去,时不时聊上几句,从酒池肉林说到凤鸣岐山,从哪吒闹海讲到通天教主大摆诛仙阵。
王良瑜这一通胡侃不要紧,虞信好似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想象力插上翅膀飞天了,原本历史向的武王伐纣,一点点向着仙侠向的封神演义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