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求学之路(1 / 1)
小学不是五年,也不是七年,而是六年。其实,年限不重要,还要看入学时候的年龄。一般在八岁至十五岁都可以入小学,有的甚至已经超过了十五岁。
一般来说,贵族家的孩子入学较早,平民则较晚。
不知是哪位国子监的教授说了句,“教育就得从娃娃抓起”,上学的年龄提前了许多,不过基本上还在八岁左右。最主要的是因为这句话,一些学校进行了改革和扩招。
宋应星已经过了十岁,正符合平民家庭孩子入学的年龄。
树庙村的三个入学名额,一个给了宋应星,一个给了王二狗,还有一个没人要。
是的,在很多人眼里珍贵无比的入学名额,在树庙村村民眼里啥也不是。气得贾贵和吴秀才直跺脚,挨家挨户动员。
这才把最后一个名额送出去,给了吴京花,还是在吴秀才答应每月给她家送两斤棒子面,她爹娘才勉强答应的。
这吴京花也是一朵奇葩,比宋应星还大一岁,是为数不多宋应星不敢招惹的人之一,力气与二狗有得一拼,可人家还是女孩子。二狗是傻,京花是呆。她呆起来做事一根筋,不懂得变通,非常执着,从不轻易放弃。
一傻一呆的二人跟着宋应兴前往县府求学,想着都不会那么轻松愉悦。
不同地方,不同时候,上学时长是不一样的。有三月制,也有八月制和十二月制。也就是说,短的三月,长则一年。
总体而言,春夏务农,秋冬入学。
三月制的话,正月农事未起,八月暑退,十一月砚冰冻时,这三个时候正是入学的时间。
而八月制和十二月制,一般是上元或正月望后入学,八月终解学,或者岁暮罢学。
年关过后,春意来临。
三人提着各自的小包袱,由吴秀才领着,慢悠悠走在栈道上。
“应星,京花,大发,你们三个可是树庙村未来十年的希望。想当年,我也如你们这般年纪的时候,我爹花钱到县府才给我买到了一个乡学的名额。也就是因为有了这个名额,才有了现在的我,要不然我也得一辈子窝在树庙村”,说着还没忘了补充一句,“当然哈,我现在是自愿回村的。你们可要好好珍惜这个机会,知道了吗?”,吴秀才头也不回地说着这些。
之后的三人嬉戏的同时没忘了点点头,宋应星却多问了一句,“为啥我们不把名额卖了呢?”
吴秀才猛地回头,举起的右手,一巴掌拍向空中,“这话不能再说,记住了!”,看着宋应星点头答应后,才继续说道,“你们不知道,想买这名额的多了去了。那是你们还小,见识少,不懂读书的重要”,似乎突然意识到还一直走在栈道上,前后无人,吴秀才也就没再顾忌,训话的声音也大了起来。
“等你们长了见识之后,就会觉得树庙村只不过是这么一点点地方,外面的世界大得很”,吴秀才比划着,形容着树庙村的小,外面世界的大。
吴秀才眉飞色舞地描绘着外面的花花世界,“可我还是喜欢树庙村”,宋应星嘀咕道,二狗和京花也忍不住一个劲儿点头附和。
“哎……”,吴秀才只是叹了口气,没再说话。
通往外面世界的栈道上,不时传出“嘎吱嘎吱”的脚步声,一路有声,伴着三人踏上求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