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第六**章 撒满友谊的远征(1 / 2)
张绣和李恢二人,这辈子还从没有一口气走过这么遥远的路程。
初春时节,苍狼军在玉门关外接到赵兴命令之后,便开始了一次充满传奇与神秘色彩的长途行军。
两万骑兵从焉耆国出发,首先是翻越了匈奴山(阿尔泰山脉,然后从呼揭人和金薇人的传统领地内通过,来到了西海,越过了甘薇河,穿越了燕然山,来到了匈奴人当年祭天的地方——龙城。
龙城,其故地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西侧的和硕柴达木湖附近。在它的东方四百里开外,便是当年骠骑大将军、冠军侯霍去病所封的狼居胥山(注1。
匈奴人随着历史远去的脚步,如今已成为过眼云烟。投靠大汉的南匈奴人如今已经更名为尧兴族,与代郡以北的东部鲜卑人和乌桓人融为一体,以晋国子民为荣。向西逃离的北匈奴人在乌孙国和西域各国的不停打压之下,如今已经继续向西迁徙,进入了康居和贵霜国境内。
但当张绣率领苍狼军来到龙城时,还是有许多战士情不自禁地下马久久凝望和沉思。这是因为,在苍狼军中组建之初所吸收的战士之中,有一半以上来自于当时的南匈奴部族,人数达到六千之多。不管是南匈奴也好,还是北匈奴也罢,来到了他们先辈祭天的地方,自然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感触,凝神远眺也就再情理之中。
曾经接替匈奴人统治这片地域的鲜卑人,如今也紧随着已经消失的匈奴人的脚步远去,只在马背上的牧人口中留下了一些悠长的民歌,偶尔还能泛起几丝回忆的浪花。
如今生活在龙城地区的游牧部落,都是已经投靠了黄轩族和炎晟族的部落,他们的族长手中肯定都是拿着一张用大汉文字书写的委任书,否则便有可能被时常出来巡逻的骑兵当成入侵者予以消灭和捕杀。
事实上,这些零星的小部落对于这张由晋国卧虎城颁发的合法身份证明书都不怎么排斥。只要拿到了这张盖着红彤彤大印的牛皮纸,不仅没有意味着部落被贴上了奴隶的标签,反而会提高自己族群的身份地位。
就像这次来到龙城的苍狼军,他们的粮草和供给已经告罄,所以需要从当地游牧部族手中收购一批。按照“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规定,从龙城一带游牧部落手中购买粮食、草料和生活必需品时,买卖要公道,要充分考虑这些部族从受降城里买回这些东西经历的长途跋涉,所以他们给出的价格要高出晋国官方报价的三成以上。
苍狼军大军远行在外,自然不可能带哪些沉重的金银铜钱,但他们带着足够数量的农兵商金行发行的银票。
一开始,李恢还担心战士们拿出银票来购买东西,当地的牧民们会因为不懂其价值而拒绝交易。但出乎李恢意料的是,这些部族当中阅历丰富的长者不仅会说一些汉话,分得清银票的真假,而且还知道许多发生在遥远南方的事情。
李恢不解,便问几位德高望重的老族长,结果这些老家伙们纷纷掏出了前几个月卧虎城发行的《晋报》。
既然军民都是一家人,接下来便少了很多麻烦,苍狼军一路向着东北方向行进,一路播撒着欢乐与友谊的种子。
顺着六月份北方大草原上温暖湿润的季风,张绣顺着安侯河一路向北而行,终于抵达了烟波浩渺的北海(贝加尔湖。如果苍狼军绕着湖边继续向北行进,那么他们便会遭遇丁零(注2族,而苍狼军现在的任务还不是占领北海流域,所以张绣只是在湖边沉入几块刻着汉子的大石,便再次率军向东而行。
在这年的六月份,苍狼军经过四个多月的长途跋涉,终于越过了额尔古纳河,抵达了大鲜卑山(今大兴安岭的脚下。
既然鲜卑人已经成为历史,那就更无所谓大鲜卑山的称呼,张绣直接按照赵兴的命名,告诉全军将士,此山如今名为大兴安岭,理所应当地属于大汉疆域,任何外族不得侵犯和占领。
同时,张绣还指着远处另外一道与大鲜卑山呈斜角对峙的山脉说道:“此山今后便叫做小兴安岭。我们从大小兴安岭之间的豁口处向前行进,便可以抵达夫余国(注3的境内,这里从今以后就是我们的地盘!”
随着张绣的这句话落地,一路充满友谊和和平的征途到此结束,苍狼军终于迎来了第一场小规模的战争。
夫余人与大汉王朝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共同对付着日渐崛起的高句丽和乌丸人,但晋国不代表大汉王朝,所以他们对苍狼军的到来显然没有那么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