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准备接敌(1 / 2)
对于目前的情况,申用嘉大概明白孙承宗和熊廷弼为什么对辽东的局势相当那么明白了。
申用嘉手底下的部队也是满饷的部队,但是和女真在野战上根本占不到优势,更何况明朝现在的财政体系压根撑不住辽东现在的局势。
崽原本的历史位面上熊廷弼在王化贞在广宁大败之后,彻底放弃了辽东,全军撤入山海关,有赌气的成分,也正因为如此,后世对他的看法并不是特别好。
但是现在申用嘉反而理解他了,而且他的方法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对的。
这种方法对于明朝的消耗很小,但是对于满清的消耗却很大,因为怪外的土地没有汉人来经营,女真人就是真的进来了也没什么用,反而举兵远征,耗钱耗粮。
这就是为什么后来努尔哈赤在宁远吃亏后,对于那些土地一点都不感兴趣,而是选择回到自己的老家。
对于辽西汉人私通建奴的事情,熊廷弼和孙承宗都清楚,不过孙承宗选择装傻,熊廷弼选择明说。
这也是为什么熊廷弼一直强调“辽人不可用”的原因之一。
更何况只要明军管不住关外,这些人投敌的风气就压不住,而且你即使把这些土地管好了,又会有一大问题。
你野战干不过努尔哈赤,你经营土地上的东西难不成都给女真人做嫁衣?
所以熊廷弼选择放弃辽东,把军队全部撤入关内,固守山海关一线,他相信就凭女真那些人,压根就没法消化辽东那广阔的土地。
而且,给辽东的那么多钱也可以给大同宣府这些地方、还可以匀出一部分钱给蒙古,让蒙古成为北方的屏障。
哪怕是在天启年间,蒙古和后金也没那么对付。
按照熊廷弼的苟战略,虽然很丢人,但是确实比较有用,在降低自己损耗的情况下,增加敌人的损耗,如果真的能够拖个十年、二十年,说不定满清真的能被拖残,然后再找一个和女真不对付的部落双互攻伐,在鼓动蒙古诸部,双方两败俱伤,大事可成,然后明廷就能得利。
之所以不采取这条建议,其实也很合理。
因为此时的大明王朝也是重病缠身,财政危机这一点就很棘手,而且一直没怎么得到解决,如果真的按照这个计策,说不定自己就先被耗死了。
而且明朝后期有很多叛乱,这些叛乱大部分是由边镇的将领带头的,虽说这些人当时还没有考虑到这点。
所以明朝虽然在这条策略里很不少存量优势,但是这些存量优势根本发挥不出来。
更重要的是从政治正确的角度来看,这么做在当时是绝对的政治不正确。
此时从对熊廷弼的战略思考回到开原战场。
此时原先佛朗机的位置上,那两名炮手依旧在自己的位置上,二人对周围降下的箭矢不关注,而是忙着发射炮弹。
其中一个人蹲在火炮后,从两块护板后面探头看向对面浮桥上的盾车,另外一人则是将炮筒内加入封闭好的火药,找到火药引线,点燃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