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探索精神上身(2 / 2)
我俩边走边聊,去了我面试那天陈东说的那个面馆,去尝一尝陈东说的特别好吃的熏鱼面。
“小夏。我昨天跟投资部的同事去盛浦镇做调研,我发现了一个对于我不太能理解的问题,就是好像客户对于交通和教育配套的要求远远要好于对小区品质的要求,这是为什么啊?”刚一坐下,我就开启了求索模式。开始问刘夏问题。
“哦,你说盛浦啊,他们那边的客户是这样的。因为都在属于厂里面上班的年轻客户,所以对于交通和教育,确实更看重。”
“至于小区品质,因为没太多的时间在小区里去感受景观、品质这方面的东西。”刘夏一听,就给我解释道。
“那既然关注,为什么开发商。不在这方面做投入解决配套需求呢?”我问出了第二个问题。
“开发商没你想象的的那么强大。对于开发商来说,就是拿地、盖房子、卖房子。有的公司压根儿就没有这个部门去协调政府,做这方面的投入。”
“有的公司即便是有,比如咱们公司是有的,但是他们也只是对接已经有了的学校的划片、公交线路的落实这些向下的执行,而不是向上去做推动。”
刘夏讲到这里,我就明白了闫强和曾倩他们投资部的苦衷。他们不是不想去增加配套,只是这项工作的难度,比做调研拿地的难度,应该要大的多。
“听说盛浦镇那边,大家几个项目都是比价格。听说我们拿着那块地,是政府有要求的。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这种项目的品质优势发挥不出来,确实会在价格上被牵着走。”
刘夏毕竟是经理,一句话就说中了投资部开会,包括市场调研发现的核心问题。
“我们公司的风格,其实在品质上是有市场号召力的。”
刘夏边吃面边说着,“银凤湖那个项目,不管地价多高,公司应该都能做出好产品卖出好价格。现在就是盛浦镇的那块地,是公司最大的软肋。”
吃着面的我又陷入了思考。我们所有人都看到了有问题,但是有问题就不解决问题了吗?
我不由得对去高塘镇的调研,包括用配套来实现价格的决心,反而在和刘夏的这顿饭以后,更加坚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