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最后一个目标(2 / 2)
“不,刘大人你误会了,我没有想要开脱的意思,我只是想让那孩子知道,我并没有和韦氏一起祸乱朝纲,你把这给他,他会知道的……”
刘幽求那着那份遗诏,心里突然下了一个决定,他再次跪下,狠狠地磕了个头。
“不!如果娘娘真的对李唐复兴有功,当然不能和韦氏一同处决,只是这件事臣不能决定,臣马上去禀告大人!”
刘幽求甚至不等婉儿回答,他便以平生最快的速度疾驰而去,他两手空空地回到了李隆基的面前。
李隆基厉声质问道:“那个女人的首级呢?”
刘幽求跪在那里,历数婉儿对李唐的种种帮助,他甚至声泪俱下地恳求李隆基能留下婉儿的命。
或许是刘幽求的恳求激怒了已经壮志凌云的李隆基,他大骂刘幽求,他甚至决定要自己去杀了婉儿。
他们飞奔而去,在黑夜中的远处,终于闪烁起了星光一样明亮的烛光。
李隆基毫不迟疑地拔出了剑。
他在尽力遏制自己的思维,他不能想他儿时被囚禁在后宫,婉儿对他们的关心,他不能想他曾经是怎样地迷恋这个女人。
他曾经觉得她充满了美丽智慧和优雅,他喜欢听她说话,他没有了母亲,所以他就把婉儿当做了他的母亲。
他几乎每天清晨都盼望着婉儿来看望他,几乎每个晚上都在想着她,他甚至还想过,如果有一天他能拥有天下,他一定要把这个女人尊为皇太后。
他视她为一生的知己,她也一直在关切和爱护他。
但是,这个女人却背叛了他们,她还想祸乱天下,她甚至还毒杀了李显……
李隆基急匆匆地赶着去杀婉儿。
他不知道那是种什么样的感觉,就仿佛是被什么人催促着,仿佛晚了,他可能就杀不成了。
他以最快地速度冲了过去。
终于,他赶到了,但他最终还是没能亲手把剑刺入婉儿体内。
因为他看见了那个一向端庄典雅的女人缓缓地倒在了地上,她的腹部还插着一柄血淋淋的剑。
这是李隆基不曾料到的。
“是谁?!”他狂吼着,“是谁杀了她?!”
士兵中一片沉默。
“告诉我!究竟是谁?!”他举起剑,歇斯底里地朝那些士兵吼叫着,“为什么?给我滚出来!”
于是,这才有个战战兢兢的士兵站了出来,说道:“是、是昭容娘娘,是娘娘抢走了奴才的剑,娘娘说大人您来了,不用再等了,然后、然后娘娘就把剑刺向自己,我们谁也拦不住……”
婉儿倒在自己的鲜血中,她没有把剑拔出来,黑夜中,她的头发在以一种很快地速度褪白。
血是红色的,在这红色的记忆中,她似乎曾经也在哪见过这红雾。
想起来了,是她父亲和祖父被杀的时候,那漫天的血雾……
婉儿扭过头,在长夜中看见了那个手持长剑的李隆基,她很欣慰,她知道这个从小就被她养大的孩子要来杀她了。
她知道他很坚强也很坚定,这才是一个皇帝应该有的样子,他一定会成为一代伟大的君王。
而这一切,就是从她的离开开始。
婉儿弥留着,她的意识已经开始朦胧,她突然感觉好困,她看见了李隆基这一步步向她走来,他的脚步很重,他的长剑掉在地上发出了哐当一声。
李隆基单膝跪在了她的身边。
她看见了李隆基的眼泪,也看见了他眼睛里那她熟悉的眼神,很多年前,他一直都是用这种眼神看着她的。
“你别走,求求你……我原谅你了……”
“别哭……还记得你小时候我给你讲的故事吗,那天已经晚了,但你就是拉着我不让我走,那时候你才九岁……”
“不要,等等……”
“不许哭,你是皇帝,你长大了,这就是我送给你的礼物……”
婉儿抬起手,她本想再去摸摸这个孩子的脸,就像他小时候那样。
然而,她的手终究还是没能碰到李隆基的脸,没能碰到那个三年后终于登基的,伟大唐明皇李隆基的脸。
宫女们手中的红烛也在这一刻一支支熄灭。
然后是一切的寂灭。
世界就这样安静了。
……
ps:关于婉儿,用我自己的话来理解就是,她只忠于三样东西:武曌,权力,生命。
她可以为了武曌背叛所有人,但她又可以为了权力而背叛武曌,可如果是为了生存,那她可以背叛这世间的所有。
她就是上官婉儿,历史对她的记载太少,尤其是那些可以反映她内心的记载,所以我们很难从历史的记载中去挖掘她心理的变化。
全唐书记载了她的诗二十多卷,然而不知道是在那个朝代被遗失了,流传到如今的只有三十二首,这其中几乎都是应制之诗,虽然辞藻华丽,但全然没有她的真感情。
诗如果没有投入真感情,那也就不算是真正的诗了,这也是为什么这三十二首中没有一首能流芳百世。
这就像是她的人,她在历史上留下了她的存在,留下了上官婉儿的名字,但却没有留下她的心。
因为她的心很斑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