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魂穿战国(1 / 2)
傍晚时分,待月茹苏醒之后李灿与她交代了几句,为了避免漏出马脚,月茹也答应他全程装作哑巴,只看不说。
随后李灿又拿出布帛笔墨交给月茹,让她将《聚阳凝阴决》和只记得前半部的《碎骨凝丹决》默写出来。
这布帛笔墨是从刑堂里挂账佘来的,正好这些东西归二师兄武摘星掌管,在这个时代此物价值不菲,需日后以任务抵账的。
李灿正好顺势询问了一番,又根据自己的后世见闻做了一番判断,最后终于确认自己所处的年代竟然是战国七雄的争霸末期。
自己所在的燕国正处于后世的辽东地区,而这伏龙山,在后世隶属于辽省境内的复州城,自己也曾去过那里采购过水果,只是因为时间原因并未登山游览,只记得山上有一座伏龙古寺,是何年代所建则不得而知。
复州城在战国时期属燕国的辽东郡管辖,秦朝统一后仍继承使用,西汉时期置文县,东汉则属玄菟郡,三国时期复州境内曾置汶县和北丰县,而后世资料可查的复州地名则始于辽代。
据县志上记载,公元916年契丹建立辽国后,一举灭掉了靺鞨族建立的渤海国,为消除女真人的威胁,辽国采取了南迁东徙的移民政策。
当时居住在扶余(今吉省农安的女真族被迁移至今天的复州一带,并在当地设置了扶州,后改名为复州。
关于复州地名的由来,《辽史》和《三朝北盟汇编》有详细的记载。辽代从扶余州共有两次移民至复州,第二次移民后为避免与扶余州混淆,故取同音字“复”以代替“扶”,意为在此地又建了一个州,这就是复州地名的最初由来。
复州在历史上还有过一个名字,叫做‘临襄’。据说大清努尔哈赤的发源地便在‘襄平’(今辽阳,而复州临近‘襄平’又有拱卫之职,是以曾有过几朝用过‘临襄’之名。
七雄争霸时期的燕国首都名‘蓟’,与‘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大明国都同为一地,也是后世华夏子孙的国都。
而紧邻燕国的则是地处西南的赵国,和地处东南的齐国,而燕国的北方则与东胡、匈奴接壤。
赵国的国君嬴姓赵氏,始祖造父为商朝名臣飞廉(蜚廉,国都hd。
此时的赵国国君名为赵偃,史称‘赵悼襄王’,在他上位仅仅一年便派出赵国名将李牧攻打燕国,夺武遂和方城,而二师兄武摘星便是武遂人。
李牧,赵国柏仁人(今河北隆尧,战国末期的赵国名将,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亦号称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又抵御秦国为主,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武安君’之封号。
而齐国的始祖本是封神中的姜尚姜子牙,可是他的后辈子孙不争气竟然被田氏取代,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田氏代齐,并由此划分姜氏齐国和田氏齐国。
此时的齐国国君妫姓,田氏,这一代君王名为田建,都城临淄(今山东zb)。
齐王田建虽是齐国最后一代君王,但在位时间极长,共44年之久。他因得太后扶持而齐国安定,另一方面由于秦国实行远交近攻的策略,笼络齐国这才得以安享太平。
多说一句题外话,公元前221年,秦国进攻齐国,齐王建听从国相后胜的建议降秦,故齐国亡。而秦王嬴政将他安置在了共地,令人不给食物而将他活活饿死,故史称‘齐废王’。
当然了,这些都是几十年之后的事情了。
此时这位齐王正当年富力强之时,而且心智胆量尚可,所以过的还是相当滋润的。而且他的帐下此刻还有一个威名赫赫的将军,此人便是他的远族宗亲田单是也。
这田单与那大名鼎鼎的田忌亦是同族,但小了四、五十岁,这田单最初只是一名市掾,也就是管理市场秩序的小官吏,后因缘际会得贵人举荐,这才在军中得一将领之职。
数年前,燕国君主燕昭王为报灭国之仇,命令名将乐毅率领五国军队攻打齐国,就在齐国危亡之际,这田单坚守即墨,后以火牛阵大破燕军收复失地七十余城,名声大噪盛极一时,这才得以拜为相国,封‘安平君’之称号。
而燕国的灭国之仇,则发生在二十几年前,
当初燕王哙继位,而第二年燕王哙也不知抽了什么风,竟然将国君之位禅让给了相国‘子之’,并把三百石以上高官的玺印全部收回交由‘子之’任命,燕国的一切大小事务也均由相国定夺。
这在春秋战国的历史上无疑是非常罕见的,如此一来直接导致燕国陷入到内乱之中,而当时的齐宣王趁此机会,派遣大将匡章率领十万大军进攻燕国。
此一战,匡章率领的十万大军仅用了五十天的时间,就攻破了燕国都城,燕王哙和相国‘子之’被杀,而与此同时,之前已几近灭国的中山国也趁机出兵攻占了燕国部分领土,劫掠了不少人口得胜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