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天趣话:小雷公下凡(1 / 2)
燕昭王继位时,整个燕国不但外患重重,内忧更为沉重,因为多年战争造成了国内破烂不堪。昭王发奋图强,要振兴燕国。他知道,要使国家兴旺,必须大量招揽人才。他听说关外息慎地有个叫张义的人,有旷世奇才,便放下国王架子,亲自登门拜访。
张义对国王说:“从前有一个国王,用千金买千里马,可是三年时间也没能如愿。后来一个侍从申请办理此事,国王答应了。结果,侍从买了一堆死马骨头回来,还花了五百两银子。国王大怒,要斩杀侍从。侍从说‘国王愿意花高价买死马骨头,传出去,人们就会把活马送来,为了赚更多的钱。马多了,说不定里面就有千里马。’果然不出所料,不到一年时间,国王就得到了三匹千里马。”
昭王想了想,明白了张义的意思,便用国王的马车将张义接进王宫,封他做了大官,给他修建了华丽的住宅,还拜张义为老师。昭王的这种做法,很快就传遍了天下。果然不久,天下人才纷纷投靠昭王。
这天,有个从关外息慎地来的名叫陈趁的人前来拜见昭王,让昭王拜他为相。昭王想了想说:“目前孤王有两大难题,如果你能帮助孤王解决好,自然封你为相。”
陈趁毫不犹豫地问:“请问大王,是什么难题?”
昭王犹豫了一下,说:“大夫们大肆聚敛钱财,却都不肯救济贫困,以至于粮食腐烂,而饥民却满城都是。你有好办法让这些人拿出钱财救济饥民吗?”
陈趁想了想:“大王,草民听说城阳大夫的一位宠妾不但锦衣玉食,还挖空心思地寻欢作乐,而她的父母兄弟却衣不遮体,饥寒交迫。大王就以此为原因,将城阳大夫削职为民,查抄家产,赏赐给饥民。”
昭王想了想:“真可以奏效吗?”
陈趁胸有成竹:“草民保证不出数日,本国再无饥民。”
“那好,孤王就试试。”
昭王依计消去城阳大夫的官职,没收家产赏赐饥民。结果,那些官宦人家害怕昭王下次削职削到自己头上,便个个争先散发粮食和财物,不出数日,燕国便无饥民了。
昭王大喜,又说出下一个问题:“由于孤王喜欢穿紫色衣服,谁知从宫里到宫外,有钱人家都效仿孤王,结果满街都是紫色,太烦人了。可是,一直没有好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能帮助孤王解决吗?”
“大王,这本是小事一桩。”陈趁秘奏说,“明日早朝时,只要大王对一位身穿紫色衣服的大臣说,‘我特别讨厌你身上的臭味,离我远一点。’然后再降他一级官职。草民保证,以后再没人敢穿紫色衣服了。”
第二天早朝,昭王依计照办。果然,第三日早朝时,满朝文武中再无一人穿紫色衣服了。又过数日,燕国一国也没有穿紫色衣服的人了。
最让昭王头疼的两件事,让陈趁用最简单的两个方法就解决了。昭王对陈趁大加赞赏,果然封他为相。此后,凡是陈趁的建议,昭王没有不采纳的。陈趁也更加衷心国事,昭王又励志兴国,结果不出十年,燕国的经济发达起来,使周边国家不敢再小看。
昭王越来越宠信陈趁,也越来越冷落张义了。此时的张义产生了嫉妒心肠,一心想将陈趁除去,只是一直没找到机会。
齐王听说燕国近几年兴旺发达起来,害怕将来有一日燕国成为霸主,会进犯齐国,便起了讨伐之念,想趁燕国还没有称霸之前将其灭亡,尽收其财物,以扩大齐国的势力。燕国远远没有齐国庞大,近几年刚刚振兴,还没有能力与齐国抗衡。昭王听到此信终日焦虑不安。陈趁便主动要求出使齐国,说服齐王不要兴兵。昭王见陈趁如此说,岂有不答应之理?
陈趁出使齐国说明燕国永远不称霸,让齐国放心。齐王听了也有意不再兴兵,但又不敢相信陈趁的话,就让陈趁送母亲来齐国作人质。为了昭王兴国大业成功,为天下少一回战争,为免除天下又一次生灵涂炭,陈趁将母亲送到齐国。
张义见陈趁出使齐国成功,更加嫉妒起来。趁陈趁还没回来,向昭王进谗言说:“陈趁将母亲送往齐国,是为将来背叛燕国做准备呀!他肯定得到了齐王的重用,不然为什么将母亲送去呢?为什么他几句话就能说服齐王呢?”
昭王思想了多日,认为张义说的不是没有道理。陈趁刚从齐国返回,就被昭王削职为民。张义又忙进谗言说:“大王不可放虎归山啊!放陈趁一走,他一定回齐国去,那我们燕国就更危险了呀!”
昭王一想很有道理,立即命人将陈趁拿下斩首。
陈趁跪在昭王面前说:“大王,一定有人说臣不忠了。可是,臣的不忠,正是大王的福分啊!完全忠诚的人,哪个不是处处为自己打算?只有讲求进取又有一点不忠诚的人,才能替别人打算。”
昭王气的一拍几案:“胡说八道!不忠的人还能替别人打算?那么天下奸臣都是忠义之士了?”
陈趁灵机一动:“请问大王,您需要的臣子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昭王答道:“孝顺象曾参,廉洁向伯夷,忠信像尾生,这才是为臣之道。”
“既然如此,臣还有话要问。”见昭王点头同意,陈趁继续问,“曾参孝顺父母,在外面从来不过夜。那么,他怎能行程上千里去齐国为燕国效劳呢?像伯夷一样廉洁,不做武王臣子,情愿饿死首阳山,又如何能到齐国为燕国退兵呢?像尾生那样忠信,在桥下等待约会的女子,洪水来了,情愿被淹死也不离开。忠信到如此程度,又如何能去齐国为燕国干一番事业呢?”
昭王大不以为然:“难道天下还有因为忠信而得罪人的人吗?”
“当然有。”陈趁又讲了一个例子,“有一个商人的妻子和一个书生相好,情到了不可分的地步,两人便要长相厮守。那日商人回来,妻子为他泡了一杯毒茶,让丫鬟送去给丈夫喝。丫鬟想说茶水有毒,又怕主母不容,不说吧,又怕主母害死老爷。于是假装跌到,将茶水泼洒地上。结果老爷大发雷霆,将丫鬟打了一巴掌。大王,这不是因为忠信而得罪别人的例子吗?”
昭王听罢思想有些活动,就要赦免陈趁。
此时张义进言道:“大王一定有以国家为重啊!”
昭王励志兴国,最怕的就是大臣背叛,有害国家,使自己的理想不能成功。此时,他宁信其有,不信其无,一挥手:“推出去,斩!”
陈趁仰天大笑着,被刽子手推出宫外。只见白光一闪,陈趁人头落地。就在此时,晴天里一声炸雷响过,陈趁体内冒出一股青烟,直上碧空。
原来雷公巡游天下正好路过此地,见陈趁被冤杀,便拿出收魂钵将陈趁的冤魂收了进去,带回雷宫,放进自己的藏魂室内,以便有朝一日看到好人家,将他放回人间投生。谁知雷公有个调皮的小外孙女,那天跑进藏魂室内玩耍,不经意的灰尘迷了眼睛,就站在那里揉,一滴眼泪落进装有陈趁魂魄的收魂钵里。三年后,陈趁在钵内成形,俨然一个小雷公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