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天趣话:假 太 监 传 假 旨(上)(1 / 1)
明朝神宗年间,宰相张居正去世后,朝中大权慢慢落在大太监魏忠贤手中。他挖空心思变化各种手法,把本来就花天酒地的神宗皇上,哄得二十五年不理朝政,以至国事荒废,群盗纷起,民不聊生,饿殍遍野。
太监本来是不许出京的,可魏忠贤一手遮天,打着给皇上寻宝的旗号,把宫中多余的太监撒向全国各地,到处搜刮民脂民膏。其实凡搜刮上来的奇珍异宝,都落在了魏忠贤手中。在这群出京的太监中有一个叫姚广的年轻人,本来是个来京赶考的举人,因为相貌出众,颇有才华,又唱得好曲,就被魏忠贤留在了宫中。原也想把他变为太监的,因怕破坏了他的声音,唱出歌来不再动听,就免去了他那一刀之苦。一晃几年过去了,姚广为讨魏忠贤的欢心,着实卖了不少力气,可得到的赏赐却很少。魏忠贤也觉得过意不去,却又舍不得讨自己的银子,就把他打发出京,目的是给他一个发财的机会。可这姚广却颇有正义感,讨好魏忠贤,只因人在虎穴身不由己。他这一出宫就想为百姓伸长一番正义,为行动方便改成生意人装束,一路向江南行来。
这日来到河南地界,蹬上一座大山,望见山脚下古道之中人流如潮,半山腰绿树掩映处一个好大的寺院,雄伟壮观,好不繁荣。姚广紧走过去,问行人才知道此山名叫虚无山,寺院名叫宝连寺,向东二十里便是华阳城。路人还告诉他,最近寺内舍药堂里的观音大士不断显灵,不但赐给灵丹妙药,为这一带百姓解除了很多痛苦,而且寺中子孙堂里的送子观音更是灵验无比,许多无儿无女的妇人前来烧香求子,都能如愿。姚广本是个读书之人,从来不信神佛,知是寺院用了什么诡计欺骗百姓,便想揭开这个迷。
姚广直走过去,挤进山门,才见若大的广场里更是人山人海。他先挤进大殿,人们正在争先恐后朝那一丈二尺高的石雕大佛上香磕头,还有人向大佛的脚前扔些碎银子。看到人们如此虔诚,姚广觉得有几分好笑:活生生的人却向冰冷的石头磕头。说不上家中还有人挨饿,可他们舍不得钱买米却都扔给了石头。他走进西跨院,也是个大厅,里面还有一间舍药堂,正中的高台上坐着笑容可拘的观音,一只手放在怀中,另只手斜在胸前,手心向上,五指微张。旁边站着一个老和尚,垂眉合目,身体肥胖,双手相合放置胸前。大厅里不少围观的人,却无人拥进舍药堂,只在门外排着长队。已经排到的一个老汉,走进去,从怀中取出几把香放在香案上,然后跪倒观音面前不住地磕头,嘴里还不停地说着什么。声音比较小,姚广离得又远,无法听清。那老汉磕头完毕站在一旁。垂眉合目的大和尚嘴角微微启动了几下,从旁边的香盒内取出一个纸包,打开后顺着观音的手指往下倒,一些药粉纷纷落下,奇怪的是有几粒豆子大小的药丸,沾在了观音的手指上。大和尚用纸把药丸包起来递给老汉。那老汉十分高兴地挤出人群走了。
姚广从未听说过此等异事,一心想看个究竟,忘了面前“不排队者止步”的木牌,一直朝前走来。一个小和尚拦住了他,问:“施主,请止步。”姚广略一思付说:“我是个生意人,近日有点小疾,想求一方灵药,不知需要多少银子,咋个求法?”小和尚说:“我佛普度众生,解救人间疾苦,不求银子,只需要几柱香以示诚意,届时请施主说明病情即可。”姚广欲知内情心切,忙问:“寺中哪里能买到香呢?”和尚又说:“本寺乃佛家清净之地,不能做买卖,还请施主回城里去买吧。”
姚广看了看排得很长的队,失望地摇摇头,知道今天是难探内幕了,便走出西大厅,来到东大厅。厅门上端正地写着“子孙堂”三字,有两个小和尚站在门口。姚广心说这一定就是求子之处了,何不进去看看。心里想着便就走过来,刚到门口就被两个小和尚拦住。姚广说:“我是来求子的。”一个和尚说:“明日请尊夫人来,男人是没法求的。”姚广秀心想,既然是求子,还分什么男女?这其中必有蹊跷。看了日已偏西,便走出寺院,走进华阳城。
姚广找了一家客店住下,向店小二打听哪里可以买到香。小二乐津津回答:“这事还用得着您亲自跑吗?只要把钱交给小人就可以了。不过,这儿的香是很贵的。”姚广以为小二想从中捞油水,便拿出二两银子给了小二:“你店里有吗?”小二说:“没有,得去香市上买。”姚广说:“还是我亲自去吧。”小二看着到手的银子又要飞,失望地问:“这银子──”姚广说:“赏你了。”小二从没见过这么多的赏钱,比半年的工钱都多,心里都要乐颠馅了,嘴上也就没了把门的,急忙告诉姚广:“出了门向东走,在第三个岔路口向北一拐就是了。”小二看了看四外没人,又趴在姚广耳边说:“凡是卖香的都是宝连寺的人,所以价格非常高。”姚广一怔:“和尚做生意?”小二神秘地说:“和尚换了衣服,戴上假发,和平凡人没啥两样。在华阳地面上,除了宝连寺的和尚,是不许别人卖香的。”姚广听了更觉得这宝连寺里大有文章。
第二天,姚广早早上了山,把虔诚求来的仙药带回城里,找了一家老中医,请他验看此药的成分。自从宝连寺开始为人治病,便极少有人光顾老中医这里了,他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明知道宝连寺有假,可就是没有能力揭开骗局。今天终于有了救星,那老中医岂能不尽心尽力?老中医把药丸捻碎,用中医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很快化验出了结果:“一共有三种中药,确实能医治伤寒病。可还有一样东西,是铁屑。”姚广求真地问:“你敢肯定吗?”老中医说:“我可以立字据。”姚广小眼睛眨了眨,回到客栈。他一连几天足不出户,对药丸如何能沾在观音手上百思不得其解。要揭开骗局,必须有真凭实据,想公开自己的身份,借助官府之力,又怕官盗一家,反而不利。可自己又身单力孤,怎么办呢?他终于想出一个办法,以给皇上寻宝为由,公开身份,装出对此事毫不关心的样子,而且又是个虔诚的佛教徒,说不定能得到意外的收获。如果实在没有机会,就荒称宝连寺内藏有珍宝,拿出一张空白圣旨填上几个字,不就得心应手了吗?想到这儿,看了看天已经快到午饭时间了,便急忙打扮了一番,填好一张圣旨,带着去了知府衙门。
知府朱啊太正为小妾香怜不去子孙堂上香求子而大动肝火,听说皇上身边的太监来了,哪里还敢怠慢,忙换了一副笑脸,跑出来迎接。一直把姚广迎进他的书房。姚广拿出皇上身边人的大架子,品了品茶后慢声细语地说:“皇上听说华阳城内有珍宝,让我来索取。”说完慢慢拿出圣旨。朱啊太急忙跪倒,诚惶诚恐地接过圣旨,说:“下官一定尽力办。但不知姚公公是否还有线索?比如什么珍宝,现珍藏在何处?”姚广一怔,心说此人道也不是草包,今后做事说话要加点小心。口中却说:“如果啥都知道了,还用得着我来么?一道圣旨下来,朱大人送去不就行了?”一句话封了朱啊太的口,也让他不敢小看自己。果然,朱啊太听在耳中刺在心里。如果说有,还真没听说过;如果说没有,又等于违抗皇上圣旨。这可如何是好呢?想不到他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口才。姚广看出了他的恐惧,有意安慰他说:“朱大人也不用着急。皇上知道此事不好办,所以也没给在下限定时间,我们可以慢慢察访。”
这时家人来请入席。姚广站起身说:“在下还有一事相求。”朱啊太说:“公公请讲。”姚广说:“在下自幼崇尚佛教,每日三餐前必净面焚香,然后才可入席。”朱啊太听后面露喜色,说:“原来公公对我佛也如此虔诚!来呀,带公公去佛堂。”姚广净了面,又去佛堂烧了香,才同朱啊太一起入坐。两人推杯换盏大吃大喝起来。姚广见朱啊太的心情开始轻松了,又制造了一回紧张空气,说:“朱大人,这寻宝之事──”朱啊太果然紧张起来:“公公放心,下官一定尽力。”其实他心里比谁都明白,这块地皮早已被他刮了三尺深,根本就没啥油水了。如今姚广一来,还不得掘坑八丈?百姓本来就有反心,如果再逼紧了,那不是官逼民反吗?南屏山已经聚集了一伙强盗,因为答应了他们一不上奏朝廷,二不派兵剿灭,强盗们才不来华阳城内骚扰。不然,他这颗脑袋早就搬家了。如果再逼起民众造反,那他这颗脑袋还能保住么?如果不照办,这小太监不但有皇上的圣旨,最重要的他一定是魏忠贤的死党,脑袋还得搬家,左想右想都不是办法。这一顿饭,朱啊太吃得一点滋味都没有。
原来,朱啊太出生在一个员外家庭,自幼十分呆傻。老员外就这么一个儿子,疼爱至极,便四处寻名医,银子花了无数,都快把他吃成药坛子了,病情就是一点不见好。一日,有个半疯和尚前来化缘,见老员外心地善良,就赏了一粒丹丸。谁知他服下之后,不过三日,不但呆傻病好了,人还变得极其聪明。老员外重金聘请了一位教师专门传授他知识。二十五岁时赶上大考,中了举人,老员外又花银子托人找门路,给朱啊太买了个华阳知府的官。他生在富贵之家,难免风流成性。自从当了华阳知府便发下宏愿:一定娶一百个老婆,生一百个儿子。谁知,尽管他妻妾成群,可就是无人为他生得一男半女,心中苦恼之至。忽然一日,想起父母在世时曾讲过自己的呆傻病,是一个和尚治好的,便去了宝连寺请方丈给出个主意。方丈告诉他只有求送子观音才能有成效。于是两下说定,朱啊太出银子,方丈派人修建子孙堂。
花前月影移,树间春风过。不知不觉子孙堂建成了。朱啊太便把三十几个妻妾送到宝连寺求子。有的只住了一夜便哭着闹着回来,再也不去了。有的仿佛去出了瘾,只要一去不住上五七天不回来。对那些去了一次不再去的人,朱啊太实行家法,最终也都被逼了去。不久,便一个个的都怀了孕。那朱啊太听了欣喜若狂,又忙着选美纳妾,凑够一百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