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谈判(2 / 2)
“赵将军,这样是否不妥,我朝乃是礼仪之邦,对待来使还需宽容一些,几百士兵起不了风浪。”说这话的是礼部郎中窦德让。
“大人,非是卑职不宽容,实在是城内刚刚稳定,人心难估,唯恐再起风波。”赵弓解释道。
“何况现在尚处于敌对状态,放敌军士兵入城,怕他们蛊惑人心,更怕咱们的士兵和他们发生冲突。”赵弓又耐心的补了一句。
窦德让点了点头,也没再发表不同意见。
……
“将军有令,请三位使者请入城,其他闲杂人等,退后一里,城外侯着。”守城门的士兵在城头大声喊道。
城外一阵骚乱,慕容策脸色极为难看,朝后面看了一眼,护军头领心领神会,踏马出来。
大声说道:“宣城是我孟国之城,此次为和谈而来,尔等竟敢如此无礼。”
“大胆,败军何来勇气,若不听命,杀无赦。”
头领正待发声,慕容策挥了挥手,“你们退后一些吧,莫要这些意气之争。”
护军只好带领士兵们调转马头,朝后方缓缓走去。
慕容策忍住气,冲着城头说道:“这位将军,已让他们退却了,还请打开城门。”
……
慕容策和礼部、户部官员骑马进得城来,两名士兵前面带路,奔向了城主府。
一路上,慕容策看到百姓们竟然还有人逛街,有的酒楼竟然还再营业。
虽说行人比较稀少,但也算一派宁静。
“这位将军,城内百姓难道不惊慌吗?”孟国礼部侍郎也有些诧异,不禁好奇的问道。
“慌?俺们将军每家都分了一袋粮食,有吃有喝,百姓不知道多开心呢!”陪同的士兵说道。
慕容策一旁听了,差点喷出一口老血:“百姓们都这么没骨气吗?竟然和敌人如此和谐共处!”
慕容策唯独没有站到百姓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平时都吃不饱穿不暖,敌军一来反而就发放粮食,任谁也会心存一丝感激。
更何况一直以来,孟国年年朝贡,两边贸易也是比较频繁,百姓们对大炎王朝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
这些赵弓提前已经想到了,堵不如疏,慷他人之慨而已。
粮食是从宣城粮仓放出来的,除去阵亡的士兵,自家的军队怎么也吃不完,不如收买一些人心。
很快,城主府已到。
从门外百米开始,披甲士兵腰挎佩刀,整整齐齐的站成两排,看似迎接,实则示威。
进入大堂,一张长桌当门放着,左侧上位坐着宁王,依次礼部郎中窦德让、户部郎中石中信、赵弓。
“呵呵……”慕容王爷大驾光临,欢迎欢迎!请坐!
宁王没有过多寒暄,打了声招呼,就把慕容策和孟国礼部、户部两位侍郎安排坐在长桌右侧。
四比三,人数上占优。
“宁王爷,多年不见,没想到此时此刻竟然在这里见面了。”慕容策说道。
“呵呵,缘分!不是吗?慕容王爷。”宁王笑了笑说道。
接着双方回到正题,既然和谈,必然以‘和’为主,对于这一点,很快达成一致。
宁王曰:“战争伤民太深,虽是孟国屡次犯境,但我朝宽宏大量。”
“再者上天亦有好生之德,不忍孟国百姓跟着遭殃,故而答应罢兵,派吾等与尔和谈。”
“但我军折损巨大,花费金银粮草无数,如若就此草草了事,无法和大炎王朝千千万万百姓交代。”
“不如……”
宁王停顿了一下,端起水杯喝了一口。
“只有把宣城划拨与我大炎王朝代管,方能平复大炎十万甲兵及千万百姓愤慨之心。”
“漂亮,大大地狡猾!”赵弓心里给宁王点了个赞:“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就看你们怎么接招了。”
慕容策脸都僵硬了,根本不可能卖地求生,如果同意这个条款,自己不得被国内文人骚客骂几辈子。
“不,绝对不行,我国城池怎么能容许你们代管。”慕容策果断的反对,接着又说道。
“我们可以按照前例,依旧奉大炎王朝为宗主国,缴纳岁贡。”
“这不是早就成为定式了吗!怎么能当做条件说出来,你们的诚意呢?”礼部郎中窦德让不愿意了。
慕容策也知道只是这样也根本谈不拢,只好又退了一步。
“为了两国以后能够和睦相处,我们愿意承担一些补偿。”
“补偿是必须的,但是得宣城的归属商定以后再说。”宁王反对道。
“那就请王爷拿出个章程,总之宣城必须是我们孟国的。”
慕容策也很强硬,没办法,城池归大炎王朝代管,自家实在是不能也不敢答应。
“既然慕容王爷这么说,我们也退让一步。”
“第一、宣城可以归还给你们管理,但是不能驻扎士兵,只允许保留一百名治安队员,队长一职我方任命。”
“第二、我朝在此设立官方办事机构,可以不参与管理,只负责监督。”
“第三、成立互市,双方在此自由交易,让宣城彻底成为你我两国的贸易中心。”
慕容策思忖良久,终于点头应承下来。
这么一来,缺口就打开了,你方唱罢我登场,经过一番讨价还价。
最终,协议达成,孟国赔偿大炎王朝十万两白银,另外花费五万两白银赎回被俘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