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十三(2 / 2)
煌煌禁城,阡陌纵横。巍巍宫殿,金瓦飞甍。随着一声沉闷的更鼓响过,各个宫殿纷纷开始锁门,御林军已经开始巡逻,帝国的皇城终于陷入了沉寂。
而此时,乾元殿里依旧灯火通明。
当今陛下喜好方术,特意从龙虎山请来一位天师,在此开坛炼丹。大殿正中放着一口巨大的丹炉,丹炉前,一个老天师正忙着往里添加药材,另有两个道童轮流给丹炉煽风点火。
在大殿另一端的蒲团上,身穿黄色道袍的皇帝赵昀正在打坐,他五心朝天手捏法诀,口中喃喃有声。
两个道童一言不发的摇着扇子,空荡荡的大殿里,除了老道士的脚步声和赵昀的喃喃语声,便只剩下丹炉里偶尔发出的一两声噼啪爆响。
两个唇红齿白的小太监侍立在大殿门外,随时听候差遣。许是等得久了,其中一个用衣袖掩着,偷偷打了个哈欠。旁边那个听见声音,跟着也打了一个,两人偷眼看了看身后的殿门,见没人发现他们的小动作,便向着对方抿嘴一笑。
正在这时,一队仪仗悄无声息的走进了宫门。当先一个总管模样的人,手里提着一盏灯笼,灯笼上的‘宁庆’二字格外显眼。
两个小太监一见这灯笼,连忙上前跪倒叩头,轻声道:“参见贵妃娘娘,贵妃娘娘金安。”
依仗分作两行,当先走出一乘软轿,四个太监同时弯腰屈膝,待软轿稳稳落地,便有宫女上前挑开轿帘,从走走出一位一身素洁宫装的绝世佳人——贵妃赵氏,她的手里正握着四皇子赵浔的小手。
“平身吧。”赵贵妃边说便往乾元殿走,身后有两个宫女提着食盒,两个小太监起身之后十分知趣的没有跟上去。天下人皆知当今陛下专宠赵贵妃,宫里人皆知,后宫之中,只有赵贵妃可以随意在乾元殿行走。
赵贵妃走到殿门前停住脚步,轻轻用手拍了拍门,叫了一声:“陛下,该吃饭了。”
这一声陛下喊得再自然不过,像是百姓家里,妻子在喊正在读书的丈夫出来吃饭似的。
等了片刻,殿门缓缓打开,两个道童分立在殿门两边,冲赵贵妃打了个稽首。赵贵妃继续往里走,小皇子赵浔则眨巴着大眼睛,十分好奇的看着大殿正中的丹炉。
大殿里,正在打坐的赵昀这才做了个收势,起身迎向贵妃母子,一边走一边做出一副嗔怒的样子:“浔儿,怎么看见丹炉就连父皇都不叫啦?”
四岁的赵浔听见爹爹生气了,这才回过神来,再也不看丹炉,张开小手便扑向了自己的父皇,嘴里咿咿呀呀的说个没完。
赵昀笑着抱起儿子,在他的鼻尖轻轻一刮:“哎呦,让父皇抱抱。这才几天没见呀,怎么又重了一些,爹爹都快抱不动了。”
赵贵妃等赵昀父子嬉闹够了,便接过儿子,吩咐宫女把食盒里的饭菜摆出来,除了一碗米粥,剩下的都是些清淡的小菜。
“陛下,炼丹也别耽误了吃饭。臣妾听说您没用晚膳,心里实在是不安宁,这才亲手做了几道小菜给您送了来,无论如何你都要吃一些。”赵贵妃一边说,一边用银筷子从每个盘子里拣了一些,一一尝过之后,才给赵昀又递了一双银筷子。
赵昀笑意吟吟的看着赵贵妃吃完,这才开始用膳。他吃的很香,也吃的很慢,每样食物入口之后都要咀嚼七七四十九下才肯下咽。
赵贵妃正给赵昀布菜,赵昀却忽然开口问道:“事情怎么样了?”
赵贵妃的筷子微微一顿,但马上便恢复了动作:“梁瑞的小儿子似乎发现了什么。”
赵昀闻言挑了挑眉:“梁书?这小子能发现什么?刘培中又要把他拿来顶账吗?”
赵贵妃又给皇帝夹了一些豆腐:“只怕得等他醒了之后,您亲自问他了。”
赵昀闻言放下了粥碗:“什么意思?梁书可是出什么事儿了吗?”
“梁书在周汝杰家的火场里发现了一具尸体,趁他回大理寺找帮手的工夫,陈影派人把尸体弄到大理寺的陈尸房里了。”
赵昀的手指敲了敲桌面:“梁书发现尸体之后就走了?可云骑卫为什么要偷尸体呢?”
赵贵妃轻叹一声:“这梁书是自己去的,一个帮手都没带,他自己没法把尸体带走,就只能留下尸体回去搬救兵。要不是陈影发现暗中还有人在跟踪梁书,只怕那具尸体这会儿已经被别人偷走了呢。”
“后来呢?”
“后来梁书不知从哪儿找了个帮手,他俩在周家后园遭了伏击,听说梁书中了毒箭,不过他应该已经没有大碍了。”
赵昀长呼了口气:“这小子……诶对了,他的那个同伴呢,怎么不把他找来问问?”
赵贵妃却噗嗤一笑:“那个人呀……还挺有意思的,杀了几个人之后,就被人用四千两银子给拐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