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县衙(2 / 2)
明朝的军制是以军屯保证其自给自足,由世袭保证士兵来源,自成一体。洪武年间,武职地位高于文职,百姓能够进入军户也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那时期军户可不是普通百姓想入籍就能入籍的。到了明中后期,文官把持朝政,武官也开始腐化,纷纷霸占卫所屯田当起了富家翁。
军户也都退化成正真的农民,但是他们没有土地,只得给军官当佃户,而且有时候连口粮挣不到。
如此一来,逃籍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军户是明朝兵源之根本,逃籍多了,小到卫所,大到都司,乃至京营,直接面临的问题就是兵源不足。
来到县衙陆春让毛家三兄弟带着两小丫头去逛逛街给了十两银子,逛街时候顺便买三百条棉被。
陆夏和大哥递上拜贴,门禁也给了一钱银子,以举人身份可以不用给这银子,门禁也不敢说什么,但这规矩入乡随俗道理他很清楚。
通报之后知县也连忙召见,这神童美名的举人现在名气很大,衡王府都依礼待之,说不定哪天就考取进士直接进清流行列了,入阁也不是不可能。
而且陆夏是在他治下,那也是他的政绩之一,日后陆夏能科举扬名,知县就是他的老师,就算陆夏做得再大,见了他也得尊称老师。
大明朝官场错综复杂的关系皆由此而来。
陆夏走进县衙,这是一个三开间的大门。明朝规定无论多大的县,大门都只能是三开间,每间各安两扇黑漆门扇,明代衙门往往被俗称为六扇门,就是如此由来。
大门左右有两个石狮子,这六扇门平时很少会全部打开,一般只开启东面的两扇供人出入,进入大门后。
走进之后,第二道门仪门。这仪门也是有屋顶的大门,三开间,仪门平时关闭,要进出大堂院落就要走仪门两侧特开的便门。便门往往只是一个简单的门洞,也称脚门或角门。
走过仪门,这里便是县衙大堂了,这大堂不光是一个堂,右两列厢房,两边共八个大开间,就是县衙重要的六房等办事机构。
厢房上面就是县衙大堂了,是知县处理公务的场所。陆夏和陆春两人见到王知县,拜见完寒暄了几句。
陆夏拿出一木盒道:“王大人卫国为民实在辛苦,学生家有些补品望大人笑纳。”
王知县打开盒子拿出一小瓶一看,不由失声:“啊!一品鲜!”
一品鲜这调味品现在可是紧销的狠,山东只有几家王府和大豪商家里有,别的地方根本找不到,这也是陆夏告诉表哥李楼的方法走精品路线,饥饿营销。
陆夏看王知县表情就知道事情成了,表示会三个月来送一次补品,又把自己想开荒的事情说了一遍,王知县笑着答应,陆夏还表示如果开荒开的多,自己愿任捐一千亩粮赋。
这下王知县更笑的合不拢嘴,马上答应只要开荒土地县衙都会出具相关文书。两人告辞又马不停蹄的找到县尉又一次祭出补品木盒。
县尉迟疑说道:“皮甲和棉甲有一些,关于火炮,城墙防御炮的不能动,库房倒是很有七八门炮,只是这需要打点一二。”
“无妨。”陆夏拿出一百两银子递给县尉。
崇祯年间有银子就没有办不成事情,约好时间带车来拉盔甲火炮,这次一辆车是拉不走的。事情异常的顺利。
陆夏心中很高兴,找到宴淼他们五人把买好棉被装车又在县城买了肉和酒,晚上准备庆祝一番。
宴淼和陆秋逛的也很开心,小姑娘对外面的世界都是十分好奇,加上不时买的零食两个小姑娘都心满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