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举人陆夏(2 / 2)
陆秋自己拿碗大口的喝着,二哥得病这两天,让这小孩也感受到了茶不思饭不想。孩子的世界总是很小,小的只有家里这几个人。
饭后陆夏就带着宴淼还有陆秋一起出了门,去外面走走,母亲叮嘱身体刚好,不要跑远,他答应了一声出门出了。
这里是邱家庄距离昌乐县有七八里路程,他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正是春忙季节,田地都是忙碌的村民,见到他都放下手里的活,鞠躬行礼。
这些村民在陆夏考取举人之后,都把田地投献在了陆夏名下,他们只需给陆家交田赋即可。
原本秀才、举人、进士减免的税赋都是有定额的。结果到了弘治之后,世族大夫没有一个自觉的,逃税逃得理直气壮,若是肯缴纳一些出来,那已经是给了县官极大的面子。
到了崇祯年间对文人的重视,已经达到了顶峰,百姓眼里这些举人老爷,那是武曲星下凡,不敢有丝毫怠慢。
庄子不远有条小河,这时候河水清澈无比,走进看到不少小鱼欢快的游动。这里没有噪音,没有喧闹,没有污染,没有……
不知道是不是心里作用,这古代空气闻起来都和后世不同,呼吸起来十分舒适,这片没有工业的土地,一切看来都是那么完美。
但到了晚上陆夏发现,现代人回到古代,其实并没有诗意的生活在等着他们。首先是生活上许多事情会觉得很不方便。
这里虽空气甜美,但没有网络,没有直播,没有电视,没有夜店,没有游戏,乡村的夜晚都是天黑就入睡,没有一点夜生活。枯燥无味,他不满的着床上睡着了。
清晨宴淼像小兔般,敏捷的跑进陆夏屋中,喊醒他后服侍着穿衣洗漱。他看着这眼前十五岁的小姑娘,这年龄在后世还在上中学。
他洗漱完,对着铜镜照了下,不得不承认,明朝的服装对颜值和气质都有加成,就是上厕所时太麻烦了。
来到大厅,陆秋站在圆凳前,圆凳上放着她的早餐,四个炊饼,一叠小菜,一大碗白粥。他父亲和大哥已经去府衙当值。
陆秋看见他,含糊不清:“二锅。”
说完不等他回应,又埋头吃饭。他拉着宴淼让她也坐下一起吃饭,宴淼拗不过陆夏,小脸红扑扑的坐下吃饭,嘴角上扬,小嘴微张露出调皮的小虎牙。
庄子里百姓听说举人老爷病好了,不约而同上门祝贺。这时候百姓们很朴实,田地投献到陆家,交的田赋少了,就感觉陆家是他们的大恩人。
百姓也没有啥好礼物,几个鸡蛋,或是自己种的菜,足足堆了小半间房。陆夏真挚的向每个乡亲表示感谢,又让宴淼拿出粮食作为回礼。
回到房间,陆夏想着自己发财大计,得用自己九年义务教育的知识赚些银子。
玻璃?这个可以有,不过要费时间自己只懂理论,实际操作需要时间。
汽车?这好像需要内燃机,现在连蒸汽机都没有。
蒸汽机?让华夏提前来次工业革命,根本造不出来。
金融、地产、网店、电灯、电视、空调、航天、钢铁………
他有些懵,自己的知识几乎无用武之地,在这里无法挣钱。
自己应该还没有适应这个时代,反正还有六年时间,慢慢想。
要说经历过这次生死他学会什么,那就是学会豁达。
三月虽说已立春,院子里的鲜花已经盛开,但小冰河时代山东初春,还是很寒冷。他躺在屋子里的躺椅,闻着花香上翻看着小说。
明朝的小说还是很丰富的,四大名著都出自明朝: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太阳散发着柔和的光芒,春风夹杂着寒气慵懒划过,燃烧着木炭的火盆散发着腻人温暖,几只小鸟懒散飞落院中,不愿再飞翔。
宴淼泡好茶端给陆夏,又搬了小凳子坐他身边,为他轻柔地捶腿。
陆夏挺喜欢这种生活:一本杂书,一个女仆,一盆火炭,一杯清茶,一缕阳光,一天一夜,就这样过去,一个月,一年,也这样过去。
他不喜欢破坏这份平静,也不舍得去摧毁这种氛围。
这时外面跑来一人,正是陆家的管家郑福,他气喘吁吁道:“少爷出大事了,你快出来看看!”
注1:明朝一石米大约重12—15斤,明代的“斤”比今天的“市斤”要重,今天5克,明代59克,所以一石米相当于今天1416斤。
一石等于十斗,一斗等于十升,一升等于十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