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锻炼(2 / 2)
要么真正臣服,要么死。
。。。。。
翌日,大帐内,宇文十五召集随军作战的军校生开会,青涩的军校生们,按着“学号”顺序依次发言,宇文十五和几位主要将领还有军校教官静静听着。
军校是培养打仗人才的地方,但为了防止培养出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军校必须提供机会,让学生们有机会参战锻炼,通过实际的带兵打仗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
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但从教育的角度来说,稚嫩的军校生“实习”时,面对的对手不能太强,否则很容易夭折。
所以,吐谷浑是不错的练兵对象,朝廷接连数年在西海地区用兵,实际上打的是“教学战”,让“应届”军校毕业生进行实战演练。
行军的将帅,实际上扮演“保姆”的角色,自己能否立功倒是其次,主要是创造机会,让军校生们得到锻炼。
本次会议首先对前一阶段的作战进行总结,每一位军校生都要发言,陈述心得。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应届毕业”的军校生,在结束军中实习之后,要撰写“论文”,论文要经过学校的评委会评审,以确定实习成绩,而实习期间的阶段总结很重要。
其次,对于本次出征下一阶段的作战发表意见,虽然军校生发表的意见不会作为西海道行军的作战方针,但可以作为参考,同时也让教官们考察一下学生们的战术眼光。
最后,军校生还要对西海地区的未来战略形势发表看法,然后进行讨论,即便学生们提出的看法再幼稚都不要紧,这样的讨论,其重点就是锻炼学生们的战略眼光。
从军校毕业的学生,将会是军队的骨干将领,代表着官军的未来,也许多年以后,会有人成为坐镇一方的边疆大员,随时要提供意见,供中枢决策时进行参考,所以基本的战略眼光是要有的。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天生帅才,不是每个人天生具备高超的战略眼光,所以需要不断学习、总结,而时不时举办讨论会就是一个学习、总结经验教训的好办法。
现在,与会的军校生们,对西海地区未来的形势发展进行判断,大家根据这段时间以来接触的各类信息,讨论出一个可能。
广袤的西海地区(不限于西海周边虽然荒凉,但其间居住着大量番部,吐谷浑、党项羌、白兰羌事实上只是西海地区东部的势力。
西海地区的西部,除了已有的大国羊同、女国苏毗以及诸羌,有一个新兴的势力不容小觑。
那就是“蕃”。
“蕃”诸部里,有一部族的势头发展强劲,极有可能统一诸“蕃”,所以诸“蕃”所在地区可能会形成一个新兴的势力。
按照弱肉强食的准则,这样的势力一旦崛起,暮气沉沉的羊同、苏毗恐怕不是对手。
军校生徐世根据自己和同学们从俘虏口中问来的情况,对诸蕃所在地区的情况做了大概的汇总:
“按着俘虏所述,西海地区气候逐渐温暖,而诸蕃活动的地区,已经开始大量种植农作物,并且兴修水利实行农灌,与此同时兴矿冶、商贸,又开盐井,逐渐从游牧、渔猎变成定居。”
“学生等以为,这意味着一旦诸蕃统一,其势力范围内会有充足的盐、粮草、兵器供应,还有大量青壮作为兵源,如此实力下,必然倾向对外扩张。“
“所以,若说未来五十年内西海地区有无大患,学生等以为,相比东部吐谷浑、西部羊同,诸蕃的情况需要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