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卸货(1 / 2)
翌日,长江之上,十八艘大船顺流而下,左右又有十余艘周国战船随行,前方不远处是峥嵘洲,过了峥嵘洲后下游不远处,是北岸的西阳城,也是他们此行的目的地。
船队是从长江上游的蜀地出发顺流而下,又借着秋风所以一路顺水顺风,虽然每艘船都满载但一样走得很快,如同这个时代的许多豪商一般,一趟下来穿越多个国家。
蜀地为隋国国土,出了长江峡口,北岸是梁国,南岸是陈国,两国敌对所以江防甚严,而到了汉口一带,北岸又是周国国土,南岸是陈国郢州,双方也是剑拔弩张。
即便如此,船队还是安然无恙行驶了千里,一路上不是没有遭到各国水军拦截,但都是有惊无险的通过,因为对于各国边将来说,没谁和钱过不去。
船只启程时,装满了沉甸甸的粮食,共计十三万五千斛,这么多粮食要离开隋国,按说官府不可能查不出来,但真是没人会管。
十三万五千斛,按一人每月消耗二斛、一年消耗二十四斛计,足够五千六百士兵一年的口粮,不算多也不算少,但沿途的梁军、陈军、周军是视而不见,无非是钱开路了。
长江南北两岸对峙,边将随时都会拔刀互砍,可私下里和对面做买卖的事情屡禁不绝,豪商们往来各地,相关人脉都已经营数十年,所以只要钱开路,运的货物不要太过分行。
十八艘船的船队规模不算太大,所以拿了好处的边将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经过汉口时,又有周国水军战船随行,而已经被打残的陈国郢州水军,根本没见踪影。
“南朝水军向来犀利,未曾料竟然窘迫到如此地步。”
一个中年人矗立船头,看着南岸樊口那破败的水军营寨废墟有感而发,顾及左右‘护航’的周国战船,特意压低了声音,其人年约四五十岁,精神矍铄身材硬朗。
“东家,前方即为峥嵘洲,昔年桓玄兵败之地。”
又一人走上前来,其人年纪更大些,头发花白但身形同样硬朗,说话中气十足,两人看着峥嵘洲上的周军水寨陷入沉思。
“有战船,看来是对付樊口陈国水军的。”
“果然如消息所称,和下游的伍洲一起把江面封锁了,若是这峥嵘洲的战船顺流而下,很麻烦。”
“都顺流,看谁快了。”
两人低声交谈着,像是在评论江景,因为有周国水军战船‘护航’之故,峥嵘洲水寨没有做出反应,船队很快通过峥嵘洲,向着前方继续前进。
西阳城在眼前,只是江边有很多人在忙碌着,船上之人举目望去,只见江边正在修筑江堤,许多货船不顾水流湍急,直接靠在岸边卸下石料。
“竟然在修长江大堤好魄力,这么多的人手,这么多的运石船,工程量不小啊。”
“东家,准备到了。”
。。。。。
码头上,王越正和一名中年人握手寒暄,对方姓李是蜀地的大商人,也是同州粟特安氏一族的生意伙伴,亲自押送粮食到西阳,交易琉璃镜。
“王掌柜,这是安郎君转来的信件,请查验。”
王越接过对方交来的信封,从中抽出一张信笺,仔细看了几遍,确定是宇文温的笔迹,行文中有约定的暗语,随即小心收起,笑着说道:“李东家,请,我们城里说话。”
李东家登上早已等候在码头上的马车,那头发花白的老者紧随其后,两辆马车一前一后向西阳城驶去,而邾国公府的刘掌柜则与对方的其他人员留在码头,准备验货。
十八条船,载有十三万五千斛粮食,其中六条直接停泊在西阳城附近江边,为了卸货特地搭建了临时码头,而剩下的十二条船,到下游巴口卸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