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落花辞树随流水(1 / 2)
紫阙城北十里外坐落着一个小山村,此处名为云溪村,有十多户人家,因一条源头在高山之上的溪水而得名。
那山足有百丈高,甚是陡峭。此时已至傍晚时分,依稀可看得见天空中闪着点点星光,刚刚应是下过一场大雨,溪水中漂流着雨水打落的花瓣。
几条溪水汇聚在一起,形成一条较宽的小河,此时有不少小鱼正浮出水面换气,激起层层涟漪。
而那小河上则横跨了一座简易木桥,看上去似是有些年头了。
“先生,你快看,那便是我二人生长之地。”
只见那桥上快步走来一少年人,满脸欣喜地指着对面升着袅袅炊烟的村落回头向齐一思二人说道。
“啊,此处风景倒也称得上是秀丽。”
齐一思站在桥上,环顾左右,看那高山流水,残虹落花,出声赞道。
“是啊如此美景,就是在这山中也甚是少见啊”
冬寒抬头望了望那在落日的余晖中依稀可见的圆月,满脸陶醉之色。
而那齐一思又思索片刻,似是来了兴致,出声吟道:
“晚风携雨沐青松。云跨残虹。落花辞树随流水,虽欲挽,难觅芳踪。点水蜻蜓振翅,归巢飞燕衔虫。
疏星攀月点苍穹。夜色初浓。孤村茅舍炊烟起,寒窗里,烛影摇红。桥上青衣归客,河边白发渔翁。”
闻言凌晓一怔,暗道这先生怎得好好的话不好好说,非要如此拐弯抹角。但他也不敢明说,便没再多言。
而冬寒品了品齐一思所言,出声赞道:“先生好文采,小女子幼时父亲也曾与我讲过些许词律,小女虽见识浅薄,也知先生所作乃是不可多得的好文。”
冬寒确是只知晓些皮毛,她记得父亲是甚喜此道,时不时会教导她几句。
只是父亲以往所写,她都是有些不知所以,如今细细想来,似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姑娘谬赞了,不过是些上不得台面的粗词拙赋罢了。只是在下见此情此景,心有所感,一抒胸臆而已。”
齐一思自嘲一笑,想想与那些人比起来,此等拙作确是上不得台面的。
冬寒正欲回话,忽听不远处传来一道略显苍老的声音。
“凌晓,冬寒,你这两个小家伙这几日去何处了?前日来了一伙官兵,说是你二人在城中遇上些事,可何事也未明说。你爹娘甚是心急,正说明日进城找你二人去呢。”
小河岸边一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白发老者提着一盏随风摇曳的油灯,满脸关切之色。
“张爷爷,您老怎如此晚了还不回家?我二人这两日确是在那城中遇上些事,只是现在顾不得跟您详谈,待我闲时再细细与您说来。”
那老者乃是村中一独居老人,无儿无女,以捕鱼为生。年纪虽大了些,性格却似顽童一般,平日里与冬寒,凌晓二人玩得甚好。只是此时凌晓想到家中父母应是心急,一心想先回家看看,也顾不上多说什么。
“哦,老朽是念这雨后河里的鱼儿多些,这才出来看看。即是如此,那你二人便快快回家吧,免得你爹娘惦念。”
那老者此时也看见了凌晓二人身后还跟着两个人,甚是面生,看打扮也不像寻常人,虽心有疑虑,但也并未多问。
闻言凌晓也顾不上多说什么,拉起冬寒便走。齐一思二人见状,也紧跟了上去。
话说此村并不大,共十多户人家。凌晓一家便住在村北,只是不知为何离别户稍远些,仅有一户与其相邻。此处正对那高山,门口便是那条不大的溪水。
那院落也不大,共有三间房屋与一简易雨棚,棚中摆放着各式工具,看样子应是铁匠所用之物,还有一口熔炉,火还未熄,微弱的红光忽明忽灭。
正屋房门大开,桌上的烛火随风摇晃,屋中有人影走动,乃是一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在屋中踱来踱去,不时还传来一阵剧烈的咳嗽声与几声轻叹。
“我说孩儿他爹,你莫要来回走了,都害得我扎了好几下手了。这衣服上若是染上了血可不好洗。”
出声说话的是一体态丰腴,面色红润的中年乡村妇女打扮的女子,她放下手中的针线,就着烛光看着手指上渗出的殷红鲜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