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泰山贼(1 / 2)
在经过李典提醒之后,李乾也瞬间反应了过来。
他深深看了李进一眼,强行压下了心中的怒火,然后换了一个和颜悦色的笑脸。
“进先,是我想左了。既然是仇人当面,自然是报仇为先。没想到你和三郎,居然是如此兄弟情深!我心甚慰……”
李进听出了李乾话语中的不满,顿时清醒了许多。
他赶紧俯身下拜,痛哭流涕道:
“大兄,进无能,让三兄遭此横祸。进愿戴罪立功,尽快斩杀此僚,为三兄报仇雪恨,也为我李家铲除祸根。”
李乾扶起李进,低声叹息道:“进先,我们时间有限!这一次,你务必速战速决。”
“喏!”
李进赶紧应声,然后带着部曲,朝着远方疯狂地追了过去。
看了看周边所剩不多的部曲和郡县兵,李乾深吸口气,眼角闪过一丝阴霾,然后高声怒喝道:
“众将士听令!无论是谁,只要能够斩杀此獠,我李家论功行赏,绝不吝啬!”
“喏!”
李家赏赐向来大方,重赏之下更是激发了不少人的斗志。
接着李乾转头低声示意李整和李典,“你们也去吧,不要让李进专美于前。”
晁盖要是知道李进就算丢下刘岱,甚至差点与家主翻脸,也要率先来追杀自己,肯定会大声喊冤。
他没杀李进,自然不是为了作践对方,更不是什么高手之间的惺惺相惜——他还没有这般任性的资本。
说穿了其实就是个误会,纯粹只是机缘巧合而已。
刚才即将击杀李进时,刚好有支流箭射了过来。
不得以之下,晁盖只能收棍回防。
毕竟,比起击杀别人,肯定还是先救自己小命要紧。
等到再想动手时,整个校场已经乱了套。
时间紧急,不赶紧趁着这个机会逃命,他神经病才非要去跟李进那样的猛人死磕。
说到底,在他心目中,可没觉得自己与李进有什么深仇大恨?
赌场无父子!
无非是擂台搏杀,技不如人——如此而已!
真想报仇雪恨,那还不如去找始作俑者刘岱,关他晁某人何事?
所以对于晁盖来说,能杀李进最好,要真没机会,晁盖自然也走得云淡风轻,心无挂碍。
至于嘲讽,那更是无稽之谈!
纯粹只是李进触景生情,自己心中臆想而已。
没想到这个美丽的误会,居然会深深刺痛了李进的自尊心,让李进开始对他死缠烂打。
对于晁盖来说,这确实是无妄之灾,也是个极其出乎意料之外的事情。
此时刘岱和晁盖等人拼命分头逃窜,而泰山贼在昌豨的带领下,也正式进了乘氏城。
泰山贼历来名声显赫,原本时空很多事情背后都有他们的身影。
以泰山郡为中心,泰山这个地方号称“郡接山海”,素来民风剽悍,贼寇丛生。
这里面既有地理上的原因,也有行政管理上的缘故。
从地理上来说,一望无垠的华东大地上,只有这一片以泰山为核心的众多山脉适合藏身。
所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说的就是这个地势。
正因如此,每当周边局势稍有不稳,大量受到通缉的亡命之徒,还有活不下去的破产农民就会蜂拥而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此循环往复之下,当地民风也就越来越彪悍。
亡命之徒、破产农民、占山匪盗,还有当地的剽悍山民,这几者合流之下,使得此地历来就是叛乱不断。
此外从行政管理上来说,泰山郡虽然属于兖州,但却身处青、徐、兖、豫四州交界之地。
这就犹如后世的金三角一般,自然是管理混乱,难以治理。
汉桓帝时期,永兴二年的东郭窦、公孙举之乱;延熹三年的劳丙、叔孙无忌之乱。
这连续两场叛乱,无不声势浩大,荼毒甚烈,历经多年方才被名将段颎和皇甫规分别击败。
到了黄巾起义之后,周边局势崩溃,使得此地更是乱上加乱。
没有了中央朝廷强力统筹,地方上政令不通,相互掣肘,周边州郡想要单独进剿,基本上不大可能。
如此一来,此地就形成了三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泰山贼。
原本时空直到曹操一统北方,政局彻底稳定之后,此地方才慢慢安顿下来。
泰山贼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是有多支势力的松散联盟。
这个联盟内部虽然也有纷争,但面对外敌时,却罕见地表现出了比较一致的政治态度,很有点“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意思。
正是因为这种特性,才使得这个联盟在三国乱世中,一直都能以相对独立的势力存在。
换句话说,泰山贼其实就是一支“雇佣兵”性质的山贼部队。
他们游走于周边各个势力之间,与各路诸侯纵横捭阖,但在涉及泰山贼共同利益的时候,他们也会毫不犹豫与各方开战。
目前,这个联盟有三人实力最强。其中臧霸名声最响,孙观武力最高,昌豨最为狡诈。
此外还有吴敦、尹礼、孙观的兄长孙康等人,都有着不小的势力。
臧霸如今抱上了徐州刺史陶谦的大腿,混了个“骑都尉”的编制,去徐州帮忙打黄巾去了。
他算是成功洗白上了岸,自然不会来这里凑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