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山啊(1 / 2)
父亲来了。他不知从哪听得到的消息,得知刘二离家好多年。因为我们这儿有个不成文的习俗,娘家父母不遇大事,一般不轻易踏进女婿家门。再加上我嫁的远,婆家这边又没有能够攀上娘家那边的关系,才能瞒父母这么长时间。
“你妈一听这事就眼泪长眼泪短的,吵着也要跟来看看,我没同意。她一来肯定会哭哭啼啼的,成什么样子?”父亲埋怨我隐瞒他们这么长时间,我又怎么忍心让年迈的双亲为我焦虑呢?
“大,对不起,我给你丢脸了。”我哽咽着。
“我自己养大的闺女,我懂!”老人家用烟袋头子狠狠的敲着桌腿。
父亲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多好吃的,可把他们给乐坏了。父亲屋里屋外的转了转,又拉开了我的橱门。老人家什么也没说,只是叹了口气。他一左一右牵着两个孩子想要出去走走,不一会啊,买来了鱼啊肉啊好多东西塞满了我的碗橱。
孩子们缠着姥爷,姥爷长姥爷短的叫得特甜。父亲眼里噙着泪,可是我却只能装着什么也没看见。
饭桌上,父亲边吃边聊。我有些忐忑!一反常态,父亲没有责备我,也没有发火。满脸的皱纹,花白的头发,在灯光下显得格外苍老。
“你爷爷在我16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因为孩子多,你奶奶裹着小脚去生产队干活,后来你奶奶丢下我们姊妹四个改嫁了。当时你大姑12岁,你小叔8岁,你二姑5岁,我们连吃饱饭都困难。我定下家规:就是要饭也不能伸手去偷。只要村里哪家少点什么,都会赖到我们头上,我们是有人养没人管啊。但凡有你奶奶在的话,至少人家也不敢这么欺负咱。我借了半个村子,没借到一粒粮,人家见我们都是小孩子,害怕我们还不起。还是你六指老太太,你是没见过,当时我喊她六奶奶,她借给我一瓢地瓜干。
我们也熬出头了。红丫,再苦再累可千万要想的开,不能干傻事。没娘的小孩就是个土疙瘩,是个人都能踢你几脚。大大我是体会最深的,到死我都忘不了。过年了,我带着姊妹几个去给年长的叔叔婶婶们拜年。人家都没拿眼刮我们一下,同样跟我们一样的人,人家有父母领着,哎?就有糖吃!我们几个站在那还被嫌碍事,这就是有娘没娘的区别。大大跟你讲这些,你懂什么意思吗?”
我点点头。
“大大3岁才有的你,从小到大没舍得动过你一根指头,你是被大大头顶着长大的,你可不能拿刀戳大大的心啊。日子现在是苦点,可你有大大和你妈,大大还能再种十年田帮衬点。再过十年,两个孩子大了,你就有靠山了。你可千万不能提离婚这话,大大不答应,好女不嫁二夫。只要刘二不开口,你就别提这茬。刘二玩心重,等玩够了就回来了。更不准揭他的短,男人回头金不换,他知道错就好了。你要是离了,肯定要再嫁吧?万一嫁不好呢?人家就会说:哪这么巧呢?一个男人不好,两个男人都不好吗?肯定是你这个女人有问题了。你怎么办?再离?走到哪都会有人对你指指点点。再看看这两个小孩,你舍得丢下哪个?全是眼泪债呀!先慢慢熬着吧,挺一挺就过去了。”
第二天,父亲搭顺便车去市里乘班车回去。临行前,他从口袋里摸出一把钱塞给我,说什么我也不收。
“还是那脾气。”父亲低声嘟哝了一句。
送到村口。上车前不知道和两个孩子嘀咕些什么,就看见两个小家伙开心的蹦哒着,嘴里不住的应着,“知道啦知道啦。”
回到家后,儿子从兜里抓出两大把钱来,见我发愣,忙说这是姥爷给的。我沉下脸来。责问他为什么要收姥爷的钱,可这小子一点也不怕,梗着个小脑袋甩了一句,“我听姥爷的。”
后来父亲隔三差五的过来,大包小包的挂满了自行车。因为路途遥远,这要是以前,父亲都是乘车过来。自打第一次来后,他就改骑自行车了,一大早出门,傍晚时分才能到我这,让我有种说不出的心疼。
时间一长还没等父亲过来,两个孩子就会问我:“姥爷怎么还没来呀?我们想姥爷了。”其实是他们嘴馋了。
每次父亲临走前都会偷偷的给我留钱,或多或少。有时常在台历盒下;有时在枕头下;有时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每次都会换个地方。孩子们也跟姥爷合计好了,无论我怎么盘问,只要父亲一走,他们俩就上交。为此,在父亲临走前,我都要翻箱倒柜的查找一番,大多都会落空。父亲劝我不要因为逞强好面子而苦了孩子,可我拿着父母的钱心虚的打颤。他们年纪大了,为了我还得继续种田,对于父母,我有种说不出的亏欠。
我爱我的父母。他们都不识字,是个地道的农民,母亲懦弱,父亲脾气暴躁,甚至有时不可理喻,却让我懂得了父爱如山。
不久,父亲骑着自行车又来了。车上背着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可把两个孩子开心坏了,看着动画片,吃着姥爷带来的水果点心,特别是儿子,舌头好像短了一截,说话都不利索了。
“大,以后就别再骑自行车过来了,这么远的路。”我心疼父亲。
“路是远了点,大大这几趟也跑习惯了。别小瞧大大年纪大,村里同龄的几个人还没我这身体结实咧!”父亲露出憨厚的笑容。“小孩子都喜欢看个动画片,你看他们看的多起劲。有台小电视,家里还有点声响,看你在家一天也没说两句话,没事看看电视,消遣消遣时间。”
这就是父爱啊!
某个星期天的中午,父母和娘家的几个姑姑叔叔一起过来我这里。母亲的意思是想让婆婆将刘二叫回家好好过日子。并且嘱咐我,只要刘二回来了,不许揪着他的小辫子不放,过去的事就象这台历,翻过了就不要再提了。我让两个孩子去请爷爷奶奶过来,公公没有露面,当家婆婆来了。
当父亲提出让刘二回家时,却遭到了婆婆的极力反对:“我儿子是出去正儿八经上班挣钱的,又不是鬼混,回来的话,一家子吃什么喝什么。哦,男人一不回家,就把男人往歪处想啊……”
“哎哎,老嫂子,我想问一句你啊。”姑姑打断了婆婆的话:“刘儿上班工资呢?拿回家了吗?”
“他那是年薪到年底了才发。”婆婆回答。
“刘二出去多长时间啦?应该有几个年头了吧?钱拿回来了吗?”姑姑反问。
“这不,老板还没发嘛!”
“不发工资给他干什么活呀?市区这么大,他又是个厨子,上哪都能赚个好钱。用得着跑那么远不回家吗?让老婆孩子在家遭罪。”
“你们问问她,她在家遭什么罪啦?在家就带两个小孩,还有人打她了还是有人骂她了呀,她遭罪?”婆婆指着我。
“哎,老嫂子,你先别急,有话慢慢说,这一家没个男人顶着也不行,你看重的活还是离不开男人。再说小夫妻长期分着也不是个事,对吧?”一旁的二叔忙过来打圆场。
“是的是的,还是让他姑爷回来对,免得再闹个风言风语的出来。”大伯也附和着。
“想当初我男人在窑厂当厂长,那干活的都是妇女小媳妇,他爹十朝半个月不回家,我都没把他往歪处想,你看,就她鬼心眼多。”婆婆白了我一眼。
“刘二几年没回家啦?他管过大人小孩的事吗?不见人也不见钱,这事搁谁身上都会这么想的。当初亲家公是不是也几年没回家?也不给家里钱吗?”姑姑反问婆婆。
婆婆没有回答,谁都没有说话,连空气都陷入了尴尬。
“就她那犟脾气,谁见谁怕。”半天婆婆低声嘟囔了一句。
“这丫头打小在我眼皮底下看着长大的,脾气是犟,但是不讲理的事还没见她做过。”
“你看她瘦不拉几的,上磨磨不动上碓碓不响。连她大嫂一半的力气都没有,真不知道当初怎么娶她进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