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遇刺(1 / 2)
水泥制作出来了,四海镇的一条腿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水泥不仅可以建造房屋,还能修筑堤坝桥梁以及建造防御工事。对于近代的社会而言,水泥对于人类的贡献很大。水泥不仅可以方便于人类的生活,还能有效的降低大型工程的人工和时间。
用水泥建房子,可以建的更高更大更宽敞。用来建堤坝桥梁等工程,可以不用再开山取石,省去了繁重的劳动。如果修建防御工事,需要的时间很短,而且更坚固。
东海府境内山很少,石灰石和石碾都是从吴州府水运过来的。水泥窑用的耐火砖是从宜州府运来的,煤炭的产地更远,是从江北的寿州运过来的。粘土本地倒有的是,不用外购,不过沙子和石子也需要从吴州购买。
四海水泥的标号并不高,生产出来直接用也就是一百多的标号,熟化以后也就两百多标号。不过这已经不错了,只要不是建好就塌,呸呸呸,只要建的房子能用几十年就行了。李四海亲自去试过,虽然还比不上后世的水泥,不过硬度还可以。
有了水泥,却没有钢筋铁骨怎么能行呢?李四海打听了一下,在南都西边不远有一处铁矿叫马山,是附近最大的铁矿。天元帝国起家,就是得到了马山铁矿以后,才刀坚矛利打下了的天下。
虽然朝廷实行盐铁专卖,不过后期已经形同虚设。现在只要是有钱,想买什么都能够买到。四海镇要想大规模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钢铁。有必要建设一个小型的钢铁厂,一方面自己使用,一方面生产的铁器还可以拿来出售。
现在已经进入了巨舰大炮的时代,没有钢铁是不行的。火枪,大炮,这些东西样样需要大量钢铁,单纯从外面去购买,价格绝对让你泪目。
没吃过猪肉,总会见过猪跑。多数府县都有冶铁的小炉,都是从矿山购买矿石回来,自己冶炼使用。只要有钱,就可以请到冶铁的工匠,按比例来放大高炉进行冶炼。只要有钱,就可以建造高炉和铁厂,技术可以慢慢摸索。
事实上研究水泥,李四海也并没有亲力亲为,而是找了一群工匠去弄的。你说你不会,我告诉你怎么弄就行了。你说我的方法不行,那我只能给你一个方向,你们慢慢研究好了。只要做出来的东西达到了我的要求,赏赐是少不了你们的。
至于自己去搞技术,李四海表示,爷们天生手笨,搞不来。事实上所有的技术前面都有基础性的东西,只要改良一下就行了。技术并没有多神秘,没有那么的高不可攀。十件事情做十次就是熟练,一百件事做一百次就是技术了。
新技术跟老技术之间只有一层纸,捅破了就明白了。就像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一样,不过是换一个观念的问题。商人们都是把技术复杂化,匠人们却是把技术简单化。如果你不是从无到有的发明一个东西出来,那么你只需要改良技术就可以了。只要生产力提高几成,你的功绩就很大了。
李四海规划的四海新城也很简单,百米一条小街,一里一条大街,小街宽三丈,大街宽六丈,整个城区划分为了二十四个里。每个里里面,辖二十五个坊市。四海新城里面最大的一条街叫做南都路,东西向宽十丈。
以后新城的开发,将会以坊市做为单位。每个坊市都是长宽一百米,面积十五亩。这样有一个好处,就是房地产开发的门槛比较低,稍微有点实力就能参与进来。等建好街道以后,就会少量拍卖土地,把地价先炒起来。四海建筑公司也会同步开发一些坊市,建好以后出售。
有钱人家可以自己买一个坊市建房居住,也可以几家合建一个坊市居住。商人可以开发富人区坊市,也可以开发平民区坊市,房屋既可以出售,也可以出租。不过李四海还规定,所有的房子必须两三层起步,可以建多层,不能建单层。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些逼格,因为在整个天元帝国,还没有一个城区全部都是二三层的建筑。只有一些大城里面的商业街区,才能见到这种建筑。李四海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自己的手里面有水泥,更高了不敢说,建五到七层的房子是没有问题的。
早期用水泥建房,只是用来砌砖,而不是做预制板和现浇顶。对于水泥的强度要求不高,而且很少会用到钢筋。后面做预制板打现浇顶,如果缺少钢筋往往会用竹子来代替。不过承重不行,建两三层就不错了。想建更高的房子,房顶还是使用粗木做檩,木板做地面,一层层建上去。
那些古典建筑往往全部是木制的,最高甚至可以建几十层过百米,最大的缺点是防火能力差。所以即使是旧式的建筑队,建造两三层的房子,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他们建不了水泥的房子,还可以建木制的房子。在古代两三层的房子,基本都是木制建筑,而且技术也很成熟。
李四海这样规定还有另一个目的,就是这里注定会成为世界的中心,提前规划建高一点,可以提高人口容积率。如果新城全部建设两三层的房子,那么容纳几十万人口都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