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章 神奇针灸术(1 / 2)
出现在林皓和方柔眼前的,并不是威风凛凛的黄巾军,而是一个个老弱妇孺,以及数十个奄奄一息的士兵。
林皓愕然:“你们的情况,竟然已经恶劣到这个程度了?”
“所以,我才不让你们上来。”于毒叹息。
林皓:“那现在你为什么又让我们上来?”
于毒缓缓道:“你愿意为我准备家乡美食,我看到出来,你是个好人。而且这里快守不住了,我也想让他们在消失之前,尝一下家乡的味道。”
林皓点点头,将昊天塔中所有淇县美食取出来。方柔赶紧过来帮忙,将这些美食分给众人。
奇怪的是,那些人竟然不接,一起望向于毒。
“吃吧,他们是好人。”于毒微笑着点点头。
那些老弱妇孺才纷纷接过那些灵食,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好吃!”
“太好吃了!”
“这真是家乡的味道啊!”
“我终于可以瞑目了!大狗,二狗,三儿,娘亲好想你!”
“……”
那些老弱妇孺吃完灵食之后,纷纷向林皓和方柔点头致谢,然后化作一道道白光,射入昊天塔中。
那数十个奄奄一息的士兵,因为太痛苦,根本无法进食。
于毒望着林皓,恳求道:“如果你可以帮他们解除痛苦,我很乐意帮助你们一段时间,直到我灵力耗尽。”
林皓沉吟着,想起自己学过的初级针灸术,不知道有没有用,便从昊天塔中取出一盒银针,灌注灵力,去为那些士兵医治。
宋代的杨时曾写过一首诗叫《赠医者邓献匡》,里面有一句“桑君越人不世出,鑱(chan石针灸谁能传”。
意思是,战国时的越人神医桑君世间少有,石针与针灸谁能掌握操作?
针灸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医疗方法,有着悠久历史。
几千年来,人们利用金属针具,或艾炷、艾卷,在人体特定的部位进针施灸,用以治疗疾病,解除病痛。
并由此创立了独具特色的人体经络腧穴理论,成为中国医学的一枝奇葩,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等等。
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26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申报,经国务院批准,将针灸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传,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用“砭石”砭刺人体的某一部位治疗疾病。《山海经》说“有石如玉,可以为针”,是关于石针的早期记载。
灸疗的产生是在火的发现和应用后形成的,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
其中详细描述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
春秋战国时期,针灸疗法已经相当成熟,出现了不少精通针灸的医生,在《史记》中记载的神医扁鹊,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扁鹊被誉为“中华医祖”,他起死回生的神奇针术以及救死扶伤的动人事迹为后人世代传颂。
至今在河北内丘等地方,还保留有纪念扁鹊的鹊王庙、鹊王祠,以及各种民间传统祭祀活动。
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以及湖北江陵张家山汉墓出土的《脉书》中,均记载有经脉的循行与主病。
从四川绵阳双包山西汉墓出土的一具黑漆小型木质人形,其体表正背面标有纵横方向的经脉路径,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人体经脉模型实物。
到了隋唐时期,针灸学发展成为专门学科,针灸著作倍增,内容丰富多彩。
针灸被正式列入国家的医学教育课程,在太医署专设有针博士、针助教、针师、针工和针生等职衔。
北宋时期,医官王惟一考订腧穴主治,统一腧穴定位,撰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一书,颁行全国。
还铸造了造型逼真、构造精巧的教学工具——铜人模型,对针灸学术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明清以降,针灸理论继往开来,技术和器具不断改进,流派纷争,名家辈出,佳作不断,针灸疗法取得了更大的发展。
针灸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由十四经脉、奇经八脉、十五别络、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及孙络、浮络等组成的经络理论。
以及361个腧穴、经外奇穴等腧穴与腧穴主病的知识,发现了人体特定部位之间特定联系的规律,创造经络学说,并由此产生了一套治疗疾病的方法体系。
针灸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广泛的适应症,疗效迅速显著,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医疗费用经济,极少副作用。
远在唐代,中国针灸就已传播到其它国家和地区,并且开花结果,繁衍出一些具有异域特色的针灸医学。
到目前为止,针灸已经传播到世界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保障全人类的生命健康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针灸凝聚着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应该受到更好的保护与利用。
林皓每次看那些以中医为题材的影视剧时,就心潮澎湃,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不学医呢?
不过读高中的时候,好像报考医学类大学,会考很多跟化学有关的知识,他的理科成绩比较差,所以不敢去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