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对悲剧情有独钟,是因为他抑郁了?(1 / 2)
有时候,舆论就是辣么的离谱。
离谱到李易的身边的人,都以为李易真的有病。
接到一个个熟悉的人的电话,都是关心他的。
李易又是感动,又是哭笑不得,因为,他解释了,很认真的解释了。
可是,特么的一个个都嘴上说,对,我们知道,我们明白,但是真的知道,真的明白吗?
然而,像网络影评人傻妞那样的想法的影评人不止一个。
影评人杜向海,也在媒体个人专栏上为《女儿的嫁衣》写了一篇影评。
“又是一部李式催泪影片,而你最无可奈何的就是自己仍然无法拒绝掉泪。
还是一贯来的简单画面真挚对白,那些单一的场景反复堆积新的情节。
人们感动是因为那都是心灵共同的契合点,或许因为相信自己的生命中也会发生这样不可扭转的结局,所以才觉得心酸吧?
影片中有三次类似的下雨场景,完全是贯穿整个剧情的关键点。
第一次是刚开始晓璐打电话给妈妈让她到学校来接自己,因为她像所有9岁的小女生一样依赖自己的母亲;
第二次是当晓璐意识到离别是迟早会发生的事情之后,企图用小小的手遮挡头上的雨水,就这样冲回家。但是妈妈突然撑着伞出现,然后手拉手度过她们在一起的每一天;
第三次是影片的结尾处,晓璐站在学校的门口打开自己的黄色小雨伞,因为妈妈再也不会出现了,晓璐就这样,小小地一个人,回去没有妈妈的家。
这是一种剧情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情感的更迭处理非常好。
在我看来,影片一直都像是一种倒计时——每个情节的衔接都意味着撕心裂肺的再进一步,但到结尾却淡淡用一个远远的小背影来结束。
无论是爱还是痛苦的离别,都以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呈现在我们眼前。
尤为难得的是,整部影片,你细细去看,会发现,里面没有一个地方显得多余,这原本就是一个角度很好的题材。
再加上李易最擅长的情感熏陶,为此让观众眼泪自然而然地落下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唯一的不自然就在于,并不是每个人对于自己身边的人的死亡的反应都非好即坏,总要有复杂的中间地带
但是对于一个故事来说,我们也的确愿意相信它给我们带来的温度。
眼泪,或许对这一小时四十分钟来说,还是最重要。
当医生推开堵着病房门的晓璐时,她的痛苦,她的眼泪让身为人子的我们再也把持不住。幼小的心灵也许还不谙世事,但人性的根髓是没有年龄之分的,看着她红肿的双眼,颤耸的双肩,我相信那一刻,很多人都会突然想象着在未来某一天母亲离去时自己会是怎么样。
舍不得的是你,离不开的是你,但抓不住的也是你年龄的催促让我们无能为力。有的时候会不会突然觉得我们离开妈妈的身边,远在他乡奋斗到底是为了什么!看着现在愈来愈年老的妈妈,任何一个人都会觉得自己好残忍。
而这,我相信就是这部电影能引起那么多人的共情的原因吧。
其实一直都在关注着李易导演,他是个很特别的导演,似乎对悲剧情有独钟,或许这也是影迷们担心的地方吧,因为很多文艺工作者,在沉浸悲剧的艺术之中最终都无法自拔,我不知道李导是否真的患有抑郁,但是还是希望,李导能早日康复,为影迷带来更多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