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七月浮生(六)(2 / 2)
一首即兴创作的七言古诗,名称还没起即,许是这几日天气阴霾晦暗,时不时的滴些雨水,卢仲林公子可能也是有些心情阴郁,或是遇到了某些不开心的事,才会抒发感情,创作这首诗句。
要说这首七言有多好,到也没有,要说多坏,也实在是谈及不上,大抵是属于不上不下的中庸之作,不过放在北方这种文灾之地,已不可多得,引得几名同学们一阵的吹捧,其中自然也有大病初愈的刘申。
而后几人推推搡搡的,又有几名书生写了一些残句,其中就有关系不错的好友苑自东,刘申到是以脑袋还坏着、里面满是积水为由,拒绝了热情的文化创作。
淡淡的檀香充斥在房内,雕花窗桕中隐隐约约的射入一些细碎斑驳的阳光,除了众书生的谈笑风生外,还有着面相不错的素衣婢女在一旁服侍大家,窗棱半开,一些略带凉意的清风吹来,倒也是满屋子的清新闲适,仿佛正如一首诗词般,叫人心头微动。
古代的书生举子嘛,基本上也没什么事情可做,每日里便是养气养望,频繁的创作一些诗词歌赋,出席各种诗会及引宴,当然不是他们闲的蛋疼,没事找事。
而是这个时代的背景使然,一首好的诗词,虽然不能让其直接当个首府宰相、州府刺史等要职,但如若真是做出了传遍大江南北的好诗句,那也绝对是走到哪里,都会受到世人尊敬和礼遇的,可说是前途不可限量。
书生学子,风雅名流,这是时代的风尚和烙印,从魏晋起到隋唐,以李世民为最的诸多皇帝,都酷爱诗词,浩浩荡荡的已经影响了世人数百年之久。
哪怕交通不便,信息交流不够通畅,每隔几十年或百年,各种的宣传舆论与办事方法,也如现代文明或是代沟一般,去大幅的影响人们思想,左右民众的思绪。
优雅的诗词文化,语言文明,这时已经沉淀到整个民族的骨子里,这可并非什么单纯的文字游戏,更多的,则是当时人们的情感寄托,有了情字的基础,才能孕育出无数振聋发聩,使人深思的佳作名篇,当然这也是中华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不然,如果真没用处,为何如今的语文课本里,还要学生学习古诗词呢,一定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这些在数学课上,当然更合适,想来更多的,应该是汲取古诗中的有益精髓,去弘扬民族气节和传统文化,在诗词歌赋中,不仅仅有古人对社会事物、人情哲理的深刻认知,更多的,大抵还是千百年来的思想道德结晶。
当然,一篇锦绣文章,并不能说明这个人多有实干才能,更多的都是些纸上谈兵的愤青,这些,放在盛唐之中并不明显,毕竟国力强横,国家稳固,出上些许有德无才的官员,也没什么大碍,而今乱世,朝堂之上的高层也开始思考起,诗词文化对当官到底有没有用处了,不过此时再说这些也已经晚了,武人崛起早已不可逆转,想什么都是空谈了。
不过,武人也并不是什么蠢蛋,能做到某些位置的人,抛开个人勇武,大多也不会真没脑子,这里就有一个很有趣的循环了。
武人虽然当了一把手,也依然愿意用文人去治理百姓,要说未来发展、战略方向、如何打仗、打完后屠不屠城这些,武人不去听文人的,但真正的管理一府一城一县,更多的还是会选择读书识字的文化人。
所以,书生们要么是进京赶考,要么是已经跟随某些将军,当个平章或长史,要么就是在家养名望气了。
书生举子们写一些诗词,出一些书籍,好作品会慢慢传播出去,待到将来名望高了,一步登天也不是没有可能,退一步讲,最起码可以直接略过那些琐碎事务的小官职,当上能够决定事件走向的核心层人员。
大多的文人举子都会有这个心思,所以才会经常组织些什么同学会、交友会、品评会之类形式的聚会。
会上作几句佳作,大家觉得不错后,收录于心,等日后某些重要的节日聚会上,于众人面前,拿出来一鸣惊人,当然,那时候也是比较考验真正实力的,因为每个人都会拿出一些觉得不错的诗词,径相比斗,真正被大家认可的,往往就会在一夜之间,被快速传递出去,于文化圈内崭露头角,如果是很好的诗词,还会有二次发酵,在数月甚至数年时间里,传到全国各地,引为佳话。
士农工商,除了奴隶贱级外,每个阶级都自有其圈子和大票的人海,交织汇聚,才组成了偌大的国家,谁的文化做的好,谁的生意做的妙,谁家的手工做的棒,谁是著名的大地主,这些哪怕交通不便,也有其快速传播的途径,这也是很多知名大儒、著名商贾、墨攻传承和王爷郡主,哪怕在南方或蜀地,幽州城内众人也是同样知道他们的原因所在。
波澜不惊的同学聚会,随着窗外果然下起的阴雨而结束,一众人抱拳行礼,陆陆续续离开屋舍,刘申倒是蛮喜欢这种天气的,就在三楼窗角处,又观了会儿雨儿。
大抵是他上次遭难,苑自东与卢仲林都在身处其中,参与过此事件,卢公子略一沉吟,还是走到刘申的身旁,与他说起之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