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四万亿计划(2 / 2)
“这里有个关键诱因,就是过度的资产证券化。”
美利坚对房子的按揭贷款,实际上是买房者、开发商、商业银行签的一个“三方协议。
比如说你要买一个房子,钱不够,银行就会把你想要买的房子做抵押,给你贷款,让你去买。
然后,银行就可以每个月都收你的按揭,这一收就收二十年。
如果你有能力偿还这些钱,当然没有什么事。
对于这份“三方协议”,我们国内的银行会选择把它锁进抽屉甚至保险柜里,生怕弄丢了。”
但美利坚就不一样了,他们的金融业非常发达,银行手里的这份“三方协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得上是一种资产。
既然是资产,那就有价值。
因此,这份“资产”很快就吸引来了三个人。
一是投资银行,二是保险公司,三是评估公司。
这三个人做了一件非常大的事,就是“资产证券化。
美利坚的银行不想把这些资金沉淀二十年,影响资金的周转效益。
所以,投资银行一来,他们就正好一拍即合,同意对房地产按揭进行证券化改造。
于是,美利坚的各大银行就把手里的房贷按揭业务全部打包,卖给了华尔街,华尔街又对它进行重新设计包装,卖给了其他的投资者。
这解决了三大问题:
投资者有了新的产品,得到了高的回报,只需要忍受一点风险。
贷款的这些购房者,也能享受到比较低的贷款利率。
同时,银行的资金周转效率也提高了,华尔街还能在其中赚到钱,这是一个“一举多赢”的好事。
这个“次级贷款市场”的诞生,一开始确实效果显著。
1994—2006年,美利坚的房屋拥有率从64%上升到69%,接近70%,许多贫穷的人拥有了自己的房屋,社会福利有了很大的提高,几乎要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状态。
随着大量房贷按揭业务被证券化,便不断有金融投资机构,把它当作一种债券类的投资产品。
但是,次贷市场在发育中,还存在许多深层次的矛盾。
特别是2000年美利坚互联网泡沫破裂,出现it危机,经济开始放缓。
小布什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不得不将房地产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因此,美联储除了连续下调利率水平,还积极扶持“两房”政策,以60倍的杠杆给低收入购房者做按揭贷款。
低利率政策降低了居民贷款的成本,人们通过贷款购房的热情不断升温,刺激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
次级抵押贷款,也就成了信用条件达不到优惠贷款要求的购房者的首要选择,造就了房地产市场一片繁荣的景象。
2001年到2006年,美利坚的房地产市场,由于政府通过按揭贷款的支持,很快就火爆起来,房价涨幅也达到了惊人的85%。
住房市场的火爆,让即使是次级抵押贷款的证券也成为了抢手货。
不少金融机构把这种十分畅销的金融衍生品,同其他行业的次级证券甚至垃圾证券“打包”出售,并推向了全世界的投资机构。
于是,美利坚的住房问题,就由局部问题变成了全局问题、由地区问题变成了全国乃至全球性问题。
等发展到了2007年,米国人购房的按揭贷款规模,已经和美利坚的gdp一样大了。
鉴于房价的非理性的上涨,为了促进房价回归理性,美联储就开始不断加息,促使美利坚房市逐步降温。
但房价的下跌以及利率的提高,又增加了贷款者还贷的压力。
越来越多的人无力还贷,赖账者越来越多,导致银行以及其他贷款机构,无法收回资金,出现坏账的现象越来越多。
于是,次贷危机开始爆发,并且愈演愈烈,逐步蔓延到与次贷相关的金融市场各个角落。
“大致,就是这样了。”
陈伟东说的有些口干舌燥,端起茶几上的水杯,一饮而尽。
“原来如此,我说美利坚的次贷危机怎么影响到了我们,看来不止是全球出口贸易,就连投资业和金融市场,都会受到很大的波及。”
陈杰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之前他对次贷危机的影响,还有些云里雾里,现在倒是理清了一些脉络。
陈伟东喝完水,并没有停下来,又说道:“通过一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进入二十一世纪,西方大部分国家每年的经济增速,都是维持在3%左右,几乎可以用停滞来形容。”
“他们可以用时间,慢慢修复次贷危机造成的影响,但我们不行。
“我们的经济发展,好不容易步入轨道,现在正处于列车行驶速度最快的时候,如果强行踩刹车、减速,对我们国民经济的伤害是难以估量的。”
“虽然改开至今,满打满算已经有三十年,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国家的经济建设,真正腾飞的时间,也就是最近七八年。”
“这个时间太短了,对一个正处于发展中的国家来说,还远远不够。”
“更重要的是,经济发展,也讲究一鼓作气,这个势头和节奏,如果被强行打断,那下一次提速,就不知道是什么猴年马月了。”
“所以我认为,不出半年,国家肯定会出台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将经济发展的步调彻底稳住,甚至,再提提速,让某些行业冲的更快一些。”
“阿伟,你确定吗?!”听到这里,陈杰的右手拳头紧握,直接从沙发上站了起来,内心的忐忑和迷茫,已经彻底消失,对接下来的抄底股市,也更加充满了信心。
就连一直没有说话的林泽巨,此时眼中,也闪烁着不知名的光芒。(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