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农场小社会(1 / 2)
冈比亚靠近海边,受到季风的影响,雨水丰润。
在靠近内陆一些的地方,土地质量也还可以,但当地人的耕种方法太过于粗犷,他们种的水稻,亩产少则一百三四十斤,多的也才两三百斤,连满足国内自己的需求都不够。
而农工们,在农科所的专家指导下,采用精选的稻种,对土地进行精耕细作,产量要比他们高出两到三倍之多!
好不容易领到水稻苗,张冰深一脚浅一脚,冒着小雨赶往自己的农田。
张冰不是最早一批来这里务农的工人,他听先来的人说,农场以前并不大,只不过后来有个大老板投资,一举将农场附近沿海、沿岸的土地全部买了下来,才有了现在一千多公顷的规模。
不过这么大的土地,也不是所有都适合用来耕种。
真正的耕地,大约只有八百多亩,五百多亩用来种植水稻,还有三百多亩用来种绿色蔬菜等其他经济作物。
其他的地方,除了圈养鸡鸭猪牛牲畜饲养场,都被改造成了农工宿舍,还有农场总部。
不过有些地方经过修整之后,改成了商业用地,像百货店、小超市、游戏厅、电影院、理发店都有,比张冰的老家设施还齐全。
这些商店,基本都是来非洲做生意的华夏人开的,他们的货源,全部来自于农场的总部配送中心。
张冰感觉在这里消费,和国内没什么两样,使用的货币,都是人民币。
最重要的是,物价还很低。
他走着走着,但在经过一棵大树的时候,有意无意的侧过身体,加快脚步绕了过去。
他知道在那个浓密的树荫里,隐藏着一个摄像镜头。
这还是他去年偷懒,爬到树上掏鸟蛋的时候发现的,那个时候他还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正在那不断摇晃摄像头,想要把它从树上扯下来。
很快公路上就开过来一辆摩托车,两个人在树下,用枪瞄准了他。
当时的场面把张冰给吓坏了,差点在树上尿了裤子。
还好对方没有直接开枪,而是问明了情况,知道他没有恶意,就没有再追究此事。
同时,那两个人还好心告诉他,安装这些摄像头,是因为农场邻近的黑人,经常会来偷菜,祸害农田,所以让他以后不要搞坏了树上的监控。
这是湖弄鬼呢!
他所在农场的北面,全部都被水泥墙隔断了,河边也有铁丝网,谁吃饱了没事干,会费这么大的劲来偷一点点的菜?
张冰心里是完全不信的。
后来同寝室的工友告诉他,那些拿枪的人没有骗他,冈比亚的人很穷,是非洲最穷的国家之一,人均日收入不到1.5美元。
他们倒是不偷菜,因为非洲人没有吃蔬菜的习惯,但他们有时候会跑来偷玉米、土豆,尤其是在水稻成熟的那段时间,他们常常会绕着河游过来,割了稻谷就跑。
张冰对这些话半信半疑,但从那以后,他看到那些藏了摄像头的大树,都会下意识的离远点。
几分钟后,他所负责的农田就出现在了眼前。
张冰提醒自己,一定要努力。
说实在的,他现在都有些适应这里了,农场到处都是华夏人,大家说着一样的话,吃的用的都和国内没什么区别,只要努力肯干,工资也很高。
有很多时候,他都不想再回到那个贫穷的乡下老家去了。
张冰捉摸着,等自己赚够了钱,就回老家娶个媳妇,然后再把媳妇也带过来。
和憧憬着未来的张冰不同,王方军和他的战友,正在为基地所面临的难题犯愁。
经过接近一年的建设,农场面貌焕然一新。
负责耕作和畜牧养殖的共有二千五百多名农工,还有在农场开店的人,加起来有接近三千人,还有六百多名从无穷大公司六大实验室偷偷调过来的技术人员、科研人员。
八百多名武装人员,连同一些家属在内,以及少数欧洲科研人员,整个基地共计八千多人,并且每个月都还有源源不断的人过来,算起来,也是颇具规模。
基地内部,就是一个封闭的小社会,所有人的吃穿娱乐,都在这里。
陈伟东和林泽巨,会定期用轮船,为基地发送一次补给。
现在粮食、肉禽蛋、包括乳制品,都能做到自给自足,补给也就改成了一些生活必需品,还有钢板型材料等军工所需用料,以及研究材料过来。
在基地内部生活的人,娱乐方面也不是问题。
咖啡厅、电影院、游戏室、茶楼、洗浴中心、健身房、地下射击场、样样都不缺。
并且,无穷大公司在年初,又发射了一次火箭,携带的两颗通讯卫星,可以让基地网络接入无穷网。
就是国际上最新的电影、新闻,他们也能第一时间看到,不会让他们有和外界脱节的感觉。
基地发展到今天,作为安全主管的王方军,是绝对满足了。
可问题在于,不知道怎么回事,那些临近此地的非洲部族,听说这里的物价很便宜,但卖给他们的大米、玉米等农作物,还是按照市场价出售,都大为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