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过场(2 / 2)
破题——从破字,我们可以看出这里有“解开“、“分析“的意思,就是要开篇先把题义点明。也就是说出这次要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性质也就相当于今天所谓文章的“主题”。但有规定,第一是只能用两句话;
第二是这两句要概括题义、解释题义,只是绝不能直说题义,这种破题方法,和作谜语极为相似。进一步来讲,整篇八股文就是谜面,题目便是谜底。而且破题是作八股文最重要的一关,破题好坏直接影响到整篇。
承题——便是进一步作主题的补充,类似“副标题“的作用,具有承上启下的使命,以三句为标准。
起讲——较深入地说明这个问题的用意所在,内容大意,最多不超过十句。
四比——四比就是提比、小比、中比、后比、(或者说是提股、中股、后股、束股,四比分为八股,就是逐条分析,正面如何,反面如何等等,可以说就是正文。较难的恐怕就是这四比了,因为每两股必须成为一副对偶,共四副。按对子一样,词性相对,平仄相对。试想,一句诗找出可对之句,毕竟不是很难,若是长篇大论的句子,句句都对偶,就不太容易了。
收合——收场结束语,一般约八句之内。
其他人看到柳湘莲的卷子遣词造句透着股子沉稳,让人觉得文章中不乏稳重踏实。说这是由科考十年的老童生所做,都有人信!在这么多样卷中,属于上等,结尾也砰然有力,瑕不掩瑜。
当卷子又重新到了周学政手上,小吏报上一共圈试卷8份···总计122份过卷。
周学政一惊:“怎么回事?堂堂南直隶两千多考生,选不出二百人吗?”
随即就有阅卷官站出来说,您考题出的太难,截搭大家都是,一本书同一章截搭,了不起一本书任意两章截搭。
南直隶近百年第一次见两本书的截搭,大家也是第一次考,考虑这一点大家给的比较松,要不然连半圈试卷都凑不齐。
周学政脸一红,随之就下去了,只说了一声:“再看看尖卷吧,以往都是圈才能过,今年就宽松些···”
周学政捡起手上的8份圈尖卷,要排出前五,最重要是找出头名。随即又发现了柳湘莲的考卷和其他人的都是八圈。周学政又看了副主考的评语纸条,上面写着:县试府试第一,建议圈为第一。
为了防止舞弊,阅卷官评定卷子的优劣,是不能用文字评价的,而是用一定符号标示。规定:考生试卷的优劣,标示符号依次为“圈”、“尖”、“点”、“直”、“叉”五等,即画“○”、“△”、“、”“丨”“x”五个符号。
周学政有些懊悔,自己在考前见过柳湘莲一面,觉得人还行,会为人处世,就给了个圈,要是点了头名,自己绝对要被抨击的。
但自己要是不画圈,柳湘莲也就是个甲榜前五十,甚至前十也不会有。这时候,周学政继续看看柳湘莲的八股文章,看到中部发现,喃喃自语:“这文风怎么像如海啊,这小子是如海的弟子?”
看到末尾,周学政沉思片刻,除了破题中规中矩外,其他部分倒也老练,就是缺失了少年的锐气,本来准备给个二三,看下一场,把柳湘莲框到前十,就说自己爱才,怕小时了了大必未佳。
但如海的面子自己又不能不给。
周学政站起来,在房间内踱步,要说这是林如海捉刀,提前做好的,连他都不信。因为考题只在他脑海里,考前才写下来的。除了他,没人知道考题!要说是碰上原题,那除非见鬼!
站定说:“罢了,圈他作为头名吧,我也就任一任学政,下次监考完就走,何必做这个恶人?万一这柳湘莲第二场考得不好,自己到前十,那就不怪我了···”随即下了决定。
三日后,放榜日,柳湘莲一早起来就坐卧不宁,童生三考的最后一关了,第一场过了,后面就有信心多了。
柳父今天特意请假,和柳湘莲说着闲话,他一早知道这回考题难度,因此也不想给柳湘莲压力。柳家三人正说着话,远远听见奔跑的脚步声,阿q先一步站起来,进屋子内大喊“回来了!”这是说打发出去看榜的人回来了。
话音刚落,承志就冲了进来,高喊:“中了!中了!大爷中了!”
“中了第几啊?”柳湘莲抓住了承志的胳膊,连声问。柳湘莲一听见中了,心就放回肚子里了。嘴上说真不在乎名次,但自己知道自己比谁都看得重。
第一!案首!”承志喘着粗气,满脸的与有荣焉,“咱们家大爷中了案首!”
柳父站出来说:“今天大喜,赏全府月钱两月,我儿第二场过了,再赏两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