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秘会张邦昌(1 / 2)
金国劫掠汴京城已历时一月有余,各路勤王军正逐步向汴京城靠拢。
西面,大宋陕西勤王军已至潼关,与完颜宗翰分兵的的五万西路军激战正酣,但势必难以持久;
北面,老将宗泽以67岁高龄集结河北各路勤王军,总计人数已达2万,正往汴京进发。
南面,主战派领袖人物李纲正从长沙集结勤王兵力,日夜兼程赶来。
此外各地勤王军队和民间组装正自发往汴京进发。
大有陷入汪洋战争之势。
再加上金国开国不久,北方立足未稳,辽国忠义之士发起的骚乱此起彼伏。金国二太子完颜宗望在外领兵日久,渐成难以管控的趋向。金太宗急令完颜宗望撤军北归。于是,金国拟在汴京成立“伪楚”傀儡政权,定于下月撤军。
今日是金国安排新皇登基,成立傀儡政权的日子。
按照流程安排,赵宋皇族成员出现的机会只有一次,即在紫宸殿由赵宋王室成员代表将传国玉玺授予张邦昌,以示朝代更迭,君权相授。
很明显,任何亡国末路的时候总有卑躬屈膝、曲意逢迎之徒,这一出“禅让”的戏码,应该是某个“汉奸”人物导演的戏份。
而为什么赵四(现在应该说赵栻作为皇族成员代表,据说是楚政权的大臣们去汇报的时候,金国二太子完颜宗望的一句“找死”被误听,他也就稀里糊涂地有机会回了一趟家。
赵栻步入宫殿,朝堂两侧各站了一排人,宋朝尊文抑武,古人又以右为尊,故文臣居右,武将居左。朝堂正中央为一个紫檀木御座,御座正首站着一个老者,标准的古代文人特性,四方脸,似有一身正气,只是今日身穿官家服饰,九条龙纹缠绕起身,英气十足,但难掩老者身上的疲态。
老者见赵栻进来,微微颔首,眼中似有歉意,随即又面无表情。
赵栻按照引路的军士站定,随后像一根提线木偶,在接下来的仪式里按照既定文稿宣读罪己诏,根据司仪官一声指令,一个宫人手捧玉玺,站定在赵栻身边。
赵栻接过玉玺,往御座前的老者走去,眼神直直地盯着他,在看到老者终于满脸愧疚,在大冬天里竟然有汗珠盈头,终于放心地冲着老者一笑,转眼间,竟翻起白眼,倒地不起,浑身抽搐起来。
老者吓了一跳,连忙疾步走进,扶起赵栻,朝堂骚动,就连在场的金国官员都错愕不已,不知道刚才看似毫发无伤的赵栻突然变成了这副模样。
趁此间隙,赵栻低语:“请张卿择别处相谈。”
没错,此人正是北宋太宰张邦昌。
宋史记载:张邦昌,进士出身。徽宗、钦宗朝时,历任尚书右丞、左丞、中书侍郎、少宰、太宰兼门下侍郎等职务。金兵围困东京时,力主议和,后跟随康王赵构作为人质前往金国,请求割地赔款求和,力主议和。靖康之难后,被金国强立为大楚皇帝,建立“伪楚”政权,历时一月。
金国撤兵后,迎接元祐皇后入居延福宫,还政于宋高宗赵构,受封检校太傅、奉国军节度使、同安郡王。
建炎元年(1127年,迫于叛国之罪名,终被赐死。
赵栻清楚,摄于金国威势,又以阖城生灵相胁,这位曾经自告奋勇前往金国军营和谈的老臣,刀斧加身尚且面不改色,僭越帝位实有难言苦衷。金国退兵后,还政与赵,但仍被南宋朝廷以叛国罪赐死,并被录取“叛臣传”,实为不公。
好在,张邦昌虽然有士人惯有的迂腐,但并不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