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初议税制(1 / 2)
“公子,两百万石足以养活整个汉中人口。”
“说得对!那玉米和冬小麦呢?”
“那就是富余的粮食。”
两人还没有开窍,必须再提点一番。
“粮食丰收是好事,也是坏事,因为必然导致粮食价格下跌,耕作者的收入并不会大幅度提高。”
“公子,有什么办法?”
两人同时问道。
“生产水平提高,会促进社会分工,种粮食的人会减少,那什么样的人会增加?”
“公子,我明白了!”
赵青兴奋地说道。
“粮食增多,公子常提到的养殖业就会发展,猪、鸡等肉食会增加,一部份人会从事手工作坊,商品会增加,小商贩也会随之增加。”
“说得对,普通民众、大小地主、官府三者之间,怎么解决利益分配问题?普通民众需要有多余收入,才能让商品能够消费,也才能促进手工作坊发展。”
“一切由高产农作物引起的连锁反应,我们代表官府提供种子,需要养官吏,养军队,又如何保障我们的利益?没有军队做保障,现在所做,只是为人做嫁衣,最后普通民众也只有被掠夺的命运。”
两人不由得陷入沉思。
丁亩税按人头征税,世家大族拥有大量土地,但是部曲、佃客和仆役是不需要交税的,一个世家大族,实际交丁亩税很少,甚至根本就不需要交纳。
“公子,可以按实际亩数征税,凡是种植高产农作物者,均按实际种植亩数征收税收,同时免除丁亩税。”
不由得赞赏地看着赵青,很有勇气,这是要拿大小地主开刀,也是在拿自己开刀。
“是否种植高产农作物,完全可以采取自愿原则,一旦种植,可按实际种植亩数征税,这是不是更好接受?”
大小地主,可以选择不种植高产作物,当然就不会向他们征税;而一旦普通民众种植后,征税后的收入,也会高于部曲和佃农。至少来说,产生佃农的土壤,会贫瘠很多;实际上,世家大族是靠吸国家税收的血,达到致富目的。
“化及、赵青!”
“公子。”
“粮食生产一旦稳定,煤矿、铁矿和其它矿产,各类作坊,才是致富的秘钥,你们二位,要制定好策略,将劳动力从田地里,解放出来一部份。”
二人对此倒是深有体会,光是煤炭一项,每天的收益就很惊人,但是普通民众收入不提高,交通闭塞的汉中,经济就难以循环。
“丁亩税一事,现在只是未雨绸缪,玉米秋种大约有一千亩以上,明年春种,就能大面积推广,到时可以考虑试点。”
二人点头应是。
“关于商税,二位也可以考虑一下,如果取消丁亩税,将来占据大量劳力的作坊,是否应该收税?”
又是一个新问题,这个世界的商税很简单,同一政权下,只有市税,一般千收二十或者三十,跨政权货物流通,则有可能存在关税。这不是需要立即着手解决的问题,只是留下疑问让二人思考。将来取消丁亩税,按实际种植亩数征税,意味着没有田地的人无需交税,这存在一定的不公平;但税收是征在个人头上,还是征在作坊头上,很值得商榷。
关于种植一千亩水稻,培育稻种的事情,李、赵两家各种植三百亩,杨、陈两家各种植一百五十亩,剩下的一百亩我负责种植。官府出具委托,收获的稻种五文一斤,全部回购,最后统一分配至汉中、魏兴两郡。
根本不用担心他们将来不配合,如果为了蝇头小利,撕毁协定;人少翻不起浪花,人多就一拍两散,做大事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情,有果实在手,去到哪里都可以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