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非生即死(1 / 1)
这一次浙江问题的处理,袁宗第其实并没有给出多少意见,他一直在忙着处理军务以及刘宗敏、李过、高一功的丧事,浙江那边因为有刘芳亮坐镇,所以袁宗第并不担心。牛金星拟订方案之后,征询了一下袁宗第的意见,然后便直接呈给义兴帝朱慈烺盖印发出。袁宗第是草莽出身,又根本无暇思及此事,自然弄不清这里面的弯弯绕,瞿式耜却很清楚这里面的差别,这意味着朝廷越过李定国这个新任的征虏大将军直接发号施令。
从武昌朝廷建立开始,闯军将领和明朝文官之间就存在根本性的矛盾。闯军将领要建立的是一个类似于大顺朝的军事政权,实际上就是把“大顺”的牌子换成“大明”而已,但明朝文官则希望尽可能地恢复旧的统治秩序。像瞿式耜、袁继咸这样的人,面对清军的致命威胁,能选择与闯军合作,但是双方在骨子里完全是不同的人。闯军将领只是将义兴帝朱慈烺视为一个团结其他势力的旗号,而瞿式耜、袁继咸、揭重熙、文安之等人则是实打实地视其为自己的主君,关心他能不能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皇帝。很明显,如果事态这样发展下去,大明在征虏大将军的领导下完成了恢复河山的大业,显然不可能指望闯军将领们主动把权力还给朱明王朝。
各省的兵力都握在闯军将领及与他们亲近的武将手中,所以明朝的文官们也就是想想而已。但是这一次,闯军嫡系的军事力量遭遇了重大损失,就开始有人活动心思了。闯军首脑的继承是一个大问题,李自成没有子女,直接指定了异姓的刘宗敏做接班人。刘宗敏在武昌朝廷建立之后,为团结明朝文官娶了吴甡的侄女,去年生下了一个女儿。即便刘宗敏有成年的儿子,也不可能让征虏大将军在自己的家族里传承,必然会归于李自成家族,但是现在李自成家族只剩下了两个成员,一个是李过年仅一岁的幼子,一个是李过的养子李来亨。
让李来亨接班其实也是一个可行的选项,但是李来亨是近两年才在陕西的战斗中崭露头角,在闯军旧部中的威望远不如跟随李自成创业的诸将,只有二十一岁的李来亨也缺少处理政务的足够才干。
令人不解的是,李来亨在闯军之中的威信虽然比不过刘芳亮、袁宗第,但总比李定国强得多吧?袁宗第或者刘芳亮,虽然也都谈不上什么政治头脑,但毕竟都是闯军中德高望重的元老,总归镇得住场子,李过指定李定国接班这一步棋,谁都捉摸不透。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认为武昌朝廷的主要军事将领之间是有隙可乘的。
李定国自己也很苦恼,李过要是让他带兵打仗,那没得说,指哪打哪,绝无二话,而现在他面临的问题却不是武力能解决的。他手下也并没有什么能出谋划策的幕僚,从亳州返回武昌这一路上,他一直在思考要如何应对朝中的局势,却始终不得其法,思来想去,回到武昌之后第一步还是去拜访袁宗第,和袁宗第商议之后,再定下一步行止。
不过在汉口,却有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在等着他。
“兄弟你不要多想,你到任山东不足一月,便立下了奇袭徐州、斩杀名王的大功,驰援亳州战场,更是扭转全局,连多尔衮都死于你部下之手,再加上去年双沟口之战你杀了耿继茂和一个真虏都统,怎么便做不得这个大将军?自有东事以来,能击杀鞑子藩王的有几人?闯王临终前杀了两个,黄文麓也是拼着同归于尽杀了一个,文秀和郭雄丽去年灭了吴三桂,那也毕竟只是个汉奸王爷,不是真虏。你杀的可是多尔衮和勒克德浑,比闯王杀的硕塞和罗洛浑都要有分量得多!谁敢不服你,哥哥为你撑腰!”孙可望拍着胸脯对李定国说。他在洛阳会战结束之后,把兵马交给了白文选,自己带了三百骑兵飞马赶来武昌,对外的说法是听说刘宗敏、李过去世,代表滇军将领来奔丧。也没人怀疑他的说法,毕竟他只带了三百个卫兵就跑到闯军的大本营,很显然不是来惹事的。
不过以李定国对大哥的了解,他可不像个会为了奔丧跑一趟的人,孙可望与刘宗敏、李过哪有什么感情可言,之所以来到武昌,而且特意跑到汉口来接自己,肯定与自己就任征虏大将军有关。
果然,孙可望很快就进入了正题:“现在朝中有不少人都想借此兴风作浪,我刚到武昌的时候,就和靖远侯见过面了,靖远侯说,你是兴国侯临终前选定的接班人,他和其他闯军旧将都会无条件地支持你,我们所要对付的,就是朝堂上那帮酸子。阁臣大多都没表态,吴甡和刘大将军连了亲,这时候自然不会跳出来做什么,前不久蒙正发去串联瞿式耜,结果碰了个钉子。堵胤锡向来是向着我们的,袁继咸干脆装病闭门不出。姜曰广倒是真的病了,这老头儿年纪也不小,不知还能活几时。真正折腾得厉害的,就是上到侍郎,下到御史这批人。如今武昌有数万兵马,掌兵的皆是闯营、西营旧人,孙守法、秦翼明这些人都被打发到襄阳去了,这些酸子靠耍嘴皮子又能掀起什么大浪来?”
李定国说:“众阁部还是讲道理的,不会故意破坏抗战。个别大臣担心皇权旁落,倒也不足为怪。来日上朝,我当着文武群臣之面说明,征虏大将军乃为抗虏复国而设,待到天下太平,自当归政于天子。”
孙可望像看怪物一样看着李定国:“你真是这么想的?”李定国说:“那是自然,我们兄弟起兵造反,乃是为了扫除贪官污吏,还天下太平。今上虽非英武之主,但温和仁厚,体恤百姓,能察纳雅言。虽不能如太祖、成祖那般荡平天下,却堪为守成之君。再者说,前两位大将军各自执政不过一年便即殉国,我这个大将军又能做到几时。”
孙可望叹了口气:“我的兄弟啊,国家权柄之争,非生即死。岂不闻人无害虎意,虎有伤人心。就算瞿式耜、袁继咸是君子,你难道要指望牛金星、金堡、蒙正发之流恪守你平时说的那些‘国家大义’‘以中国为重’吗?哪怕你真想将来归隐田园,也绝不能在这个时候表达退缩之意,身为大将军若不把威立住,又如何统兵御虏?”
李定国长叹一声:“朝堂之争,难过沙场之争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