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各科的先生(1 / 1)
石板河村分4个队,每个队二十多三十多户人家。书院在居中的3队,由于狗子他们在的湾子属于1队,离书院有差不多4里地,一帮孩子们去上学得走半个多小时。所以,每天早上,都得起的很早,不然就赶不上8点钟的晨读了。
每天早上,母亲鸡鸣就起床,给一家人做早饭。快烧熟后,叫醒2个小子起床洗漱准备吃饭,由于是长身体的时候,每天煮1个鸡蛋2人分着吃。
吃完差不多7点钟,一帮孩子们就在路口结队往书院方向走。当然,有时候起床实在太晚了,饭是肯定就顾不得吃了,撒丫子往书院跑。
每天晨读的时候,教国文课的赵老学究,大概率会准时在书院里学堂门口拿着教鞭守着,看看有没有谁迟到了。被逮着了,轻则会被罚站1个小时,碰到学究心情不好的话,是要请家长的。而丢了面子的家长,则大概率是要请吃竹鞭炒肉的。若是被逮着几次的话,可能会被书院劝退回家放牛。
所以,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不喜欢刻板而又严肃的老学究。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老学究长的瘦长瘦长的,像极了那竹竿,所以老细杆的外号是几十年代代相传的。
提起老细杆,村里是没有人不知道的,而有没有人喜欢他,就不知道了。但是,很多人都八卦,为什么一年级的师长是他,而给学生起名为什么不是他而是刘先生呢,这也确实让人疑惑。
算术课的赵先生,就又不一样了,看起来和刘先生差不多,实际只有四十出头。从来都是一副病怏怏的样子,但是,人却是非常严厉,谁要是做错了算术题,大概率会被竹板敲手心啪啪作响,不管男生女生,很多女生直接在课堂哭着跑回家,基本上每个学生都被敲过。不知从哪一年开始,给这位赵先生起外号严老鬼。据说,村里没读书的小孩哭闹不止,大人就会说,小心严老鬼来敲手心了,小孩就不哭闹了。
历史课的赵老先生,总是一副和蔼的样子,完全不像个先生。对学生也都是不冷不热的,放佛谁也与他无关,什么事情也不管。很多学生一年级读完了,完全什么都不知道,他也是不说什么的。家长意见很大,认为历史先生不负责任浪费时间,向书院反应了多少年都没有结果,就没有家长再反应了。学生们对他也无什么好坏感情,也不给他起外号了。
杂课的刘先生,则是完全不一样的,是公认的最有学问的,比老学究懂的都多。学生也是最喜欢上刘先生的课的,在课上可以听到很多没有听过的东西。可惜,刘先生的课最少,每旬只有三节,算算每天两节课,而1旬只休息一天却要上九天的。虽然一般情况下,刘先生还是比较严肃的,也很少笑,但是学生们都尊称他为老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