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要走啦 一(1 / 2)
大战结束了,孔国民,刘生,白山,冯拐子,田胖子等人各带一队人横扫了整个市区,将残余落单的丧尸消灭后,又救出来两三万的幸存者。加上村子之前的一万多人。现在已经差不多快五万人了,村子是住不下了。人类总归是群居动物。他们不愿再回市区住了。为了便于管理,几个管理者一合计,索性自发的将周边村子的房子都拆了,在围墙外重新盖起了一排排房子。
村子仿佛回到了7年代***时期,不在有什么阶级问题,不管你以前是干什么的,全都汗流浃背,热情似火的投入到了建设当中。人们吃的是一样的大锅饭,干着一样的没有报酬的工作。没有人有怨言,人们有的只是一脸的笑容。毕竟活下来,已经是一种恩赐。大家把自己的住所干完了,就主动去帮别人家的干。
房屋,大棚,粮食仓库,武器库,新的围墙,新的道路,全都要人们从新建设。
几万人的工程队一个月就将新的村子就完成了百分之七十。
小兵是在引走丧尸计划的第二天下午才回来,因为中途间小兵想到了任何办法来处理晶体,火烧,石头砸,甚至用枪击,但晶体太过坚硬,怎么都毁不掉,没办法,小兵和两个战友为了将丧尸群吸引的离张市尽量远一些,所以带着晶体飞了好久,直到遇到一只更加巨大恐怖的丧尸王攻击他们直升机才急忙扔掉晶体返回来。
众人听到小兵一一细说着外面的灾害情况比之前张市的还要严重。几个管理者就有了闭关锁国想法,用尽一切办法将张市彻底与外界隔离起来,不能让好不容易清除干净丧尸的张市再重蹈覆辙。
所以等重建必要住所和物资收集工作差不多完成后,紧急抽调各种人才,调用一切能用的人力物力,因地制宜的俢筑起一堵更大的城墙,将整个市区铁桶般围起来。遇洞炸山,遇崖炸桥,一马平川就浇筑混凝修筑一堵现代化城墙。反正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堵住任何能进入市区的通道。整个市区内的建筑材料无限度投入,几万名幸存者化为劳工,二十四小时投入工作。天气虽然寒冷,但却无人抱怨。因为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挑战,游走的丧尸大军,随时都能杀回来。
时间转瞬而过,终于在历年十月底,人们在克服了种种困难下,防御工事终于差不多完工了。这条防御墙不仅厚重高大,还配备了各种重型火力,并且把能装的设备全都给装上了。几万幸存者里不缺乏高等人才,他们把三大军事基地里能拆的东西全都给拆了,统统用在了防御城墙上。甚至还修改了一部分没有产生自我意识的机器人的程序,也运到城墙上做一些监控,防守和运输工作,大大减少了人工劳力。
为了城墙的牢固,和安全性能考虑,出城的路被设计在了地下,地下通道也是装满了自动机枪和激光武器,还有各种*****,这些武器统一链接了中央控制器,有电脑控制,为了防止闯进来的丧尸。
虽然这一堵集聚了幸存者们最高智慧的结晶还有许许多多的不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人们对安全的渴望,会使它变的越来越好的,起码现在看起来也颇为壮观了。
村子里的粮食也到了收获的时候了,蔬菜,水果也都在大棚里采摘了好几茬了,加上之前市区找到的政府储备粮,已经够吃好几年了,不用担心灾后幸存者们饿肚子的问题了。从各处抓来的猪,羊,牛,鸡等等也集中盖起了几个牧场。
围墙修建也到了尾声,大多数人回到了农田里一起收玉米。
几十辆玉米收割机各自在一块块地里收割着玉米秧子。脱了皮的黄灿灿玉米,再从收割机的斗子里倒在后面等待着的农用三轮车里。三轮车一趟趟的将玉米拉回农场储存。玉米秧子也被打碎了堆成了一堆一堆。由专门的人拉走处理,储存在牧场里,等待冬天到来作为,牲畜们的口粮。
看似收割干净的田地里一大群男女老少在捡丢落的玉米棒子,机器虽然快,但终归是收不干净,末世之下,他们可舍不得落下一粒粮食。
十月的天,温差很大,早上冻的人们裹紧了衣服。现在十一点左右的太阳又把人热的恨不能光膀子。还好上午收粮的时间差不多到了,等吃过午饭,下午会再继续忙。
有人收拾着最后一点地,有人起身将农具,袋子抱起来放到路边等待拉他们回去村子的汽车上。有人抽着烟在阴凉下休息等待着一起回家。
十一点半到了,有司机高声喊到“回家啦!上车走啦!”
人们哗啦统一拿着工具走向车子。再卡车后斗里坐满了人,路不平,颠的人们说话靠喊。
“忙完这阵,孩子们也该去上学了吧”车上一位穿着红花花衣服的女人对身边抽着烟的男人问。
“嗯,十一农忙,老师给低年级孩子放几天假,帮着收收粮食。说是体验农作。”晒的黝黑黝黑的男人说。“唉,我们那孩子不听话,学习也不好,今说是跟朋友约着去牧场帮忙,谁知道又跑哪玩去了。”
“唉,孩子么,哪这么小就真让他吃这苦”红花花女人说完又转头问傍边挨着坐,头上绑着围巾的妇女“高婶,你们那孩子今没来帮你忙啊。”
“本来要说来的,老师临时通知学校有任务,他是班干部被叫回去了”。叫高婶的妇女边说变扣着指甲里的泥。
“唉,你们听说了吗,孔首长最近要走了,学校会不会是因为这事呀”角落里一位露着两颗大板牙的老汉说道。
“我也听说了,说是去年,白山家女婿回来的第二天就死活要走,还是被刘生村长劝了好久才留下的。今年一切都平稳了,我估计又要走了。”穿着红花花衣服的女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