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〇二章 孟阳县令(1 / 2)
宋宁一共向征辟了六人。这六人分别是沈钥、周重、蒋彬、曾尚、梅鹤、雷文。六人中有文士、有小吏、有商贾,也有市井之徒,共同点是都出身不高,但却身负才华而郁郁不得志。一年来,宋宁折节下交,一心笼络,与这些人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此次招揽自是十分顺利,除沈钥外,其余五人尽皆同意了宋宁的招揽,与五千新军一起前往孟阳。
沈钥在六人中才干当属第一,可惜此人心气太高,最后还是选择北上京师,拒绝了宋宁的征辟。
对此,宋宁略感遗憾。不过有周重等五人愿意跟随于他也算不错了。毕竟此时他的名望还不算很高。
这日,宋宁正准备出发前往孟阳,结果却突然接到东郡宋家的来信。信是宋家当代家主宋景明亲笔所书,信中宋景明言辞十分客气,盛情邀请宋宁前往东郡宋家参加他父亲宋老爷子(也就是那个伯超公的八十寿诞。
宋宁看完信后思虑了片刻,最后还是决定前去。此事说来还是他的疏漏。当日凌邦献计,让他利用柳家帮忙冒充宋氏弟子,投靠吴清风以改变身份。之后柳乘风还特意跑了一趟东郡宋家,在宋老爷子面前为宋宁冒充宋氏弟子一事作了说明。
经柳乘风劝说,宋老爷子已承认宋宁身份,同意其以宋氏子弟之身份在外面行走。所以,严格来说,宋宁是欠了人家一份很大的人情的。
按理事后宋宁应该去拜访一下宋家表示感谢的。可惜宋宁当时太忙,压根就没想到这一点,后面忙着忙着,就把这事给忘了。如今宋家家主亲自来信,邀请宋宁前往东郡宋家参加宋老爷子的八十寿诞,作为“宋氏子弟”,宋宁于情于理,都应该前去不可。
更何况,宋家在东郡乃是有名的大族,而宋老爷子昔日也曾在朝中为官,如今虽然退仕,但身份地位依然不一般,即便是乐郡郡守吴清风,当面也得敬称一声“伯超公”。为了以后的发展考虑,他自然也应该去一趟。
宋宁让秦逸带领五千新军先行,自己则带着岳松和两百亲卫,赶往东郡宋家。
三月五日,宋宁与宋老爷子在宋家会晤。二人畅谈许久,最后,双方正式结盟,达成多项合作协议。宋老爷子人老成精,得知宋宁已是春湖和南岭之主,又投靠吴清风,组建新军,心知其志不小。如今宋宁有人有地盘,唯一不足的便是出身和名望。所以,他果断认下宋宁为宋氏弟子,并将之写入宋氏族谱,又主动资助大量金银物资,以助其成事,可谓下足了本钱。
相比柳乘风,这宋老爷子无疑有魄力得多。人家和宋宁才第一次见面,就敢勇猛下注,拿出丰厚家资作赌,这是何等的魄力和决断!反观柳乘风,明明之前就与宋宁有过合作,还有柳若雪这一绝佳的纽带在,他却始终扭扭捏捏,不敢在宋宁身上投入太多。与柳老爷子相比,二者高下立判,差距十分明显。
三月六日,在寿筵之上,宋老爷子亲自将宋宁介绍给了前来贺寿的东郡达官贵族和上层名流。乐郡太守刘雪浪百忙之中也抽空前来。宋老爷子在刘雪浪面前盛赞了宋宁一番,正好,刘雪浪的心腹大将周沫也在,他与宋宁乃是旧识,二人重逢,自是喜不自胜。周沫在刘雪浪面前对宋宁也是夸赞不已。刘雪浪不由对宋宁刮目相看。整个寿宴,宋宁可谓出尽了风头,短短一日之间,便在东郡之中扬了名。
宋宁深知这是宋老爷子在为自己造势,心中自是感激莫名。第二天,宋宁在参加完宋老爷子的八十寿诞后返回乐郡,快马加鞭,追上五千大军。与之同行的还有宋家杰出的弟子宋珏,字子玉。此人是真的宋氏子弟,乃宋家二房嫡孙,宋老爷子的玄孙。宋老爷子对之赞不绝口,称这是他宋家的“千里驹”,宋宁既然在乐郡发展,身边不可无亲近之人,便让宋子玉追随宋宁去乐郡,从此辅佐宋宁左右。
宋宁暗中考校了一番,发现此人的确有真才实学,于是便暂任宋子玉为主簿,随他一起前往孟阳。
此次宋家共资助宋宁二十万金银、五十万石粮草、一千仆从以及数十名能工巧匠和五百匹良马。
有了宋家的资助,春湖新城及水师战船建设当是没有问题了。宋老爷子真可谓“及时雨”也。对此,宋宁自是十分感激。
宋家。
在宋宁走后,宋家家主宋景明有些心疼地对宋老爷子道:“父亲,宋子静虽然不凡,但终究不过一介土匪,父亲在他身上投下这么大本钱,还将子玉托付给他,是不是太冒险了?”
宋老爷子看着自己的长子,摇头道:“你啊还是改不了这个毛病。我说过你多少次了,一个人的出身固然重要,但这却并非他的全部。宋宁虽然出身卑微,但却能凭一己之力,在短短两年之间横扫群盗,一统南岭,绝非普通人物可比。如今天下动荡不安,四处匪徒作乱。我宋家虽是东郡大族,却也不可不防,提前与之建立关系只是有备无患、未雨绸缪之举,并非坏事。”
宋景明道:“父亲的意思我明白,只是此人真正的身份毕竟是土匪,一旦被他人得知,我宋家岂不令人耻笑?”
宋老爷子斜睨了他一眼,冷哼一声道:“闹了半天,你就是在担心这个?”
宋景明一看父亲表情,便知这老头心里又不高兴了,忙闭上嘴,不敢再言。
宋老爷子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不由十分失望地道:“本以为你作家主后长进些了,没想到还是这般愚蠢!我说过了,不要太过看重出身。此人现在的身份已经是偏将军,我宋家旁系弟子,何来的土匪一说?”
由于刚才过于激动,宋老爷子很快开始咳嗽起来。宋景明忙上前轻抚老头的后背,同时请罪道:“父亲息怒,儿子知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