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入吾彀中(2 / 2)
赵幽燕道:“只怕先生会有危险。”
卓实道:“无妨。卓实昔日与柴建有过一面之缘,柴建即使不愿投降,也当不会害我性命。”
赵幽燕道:“既如此,就拜托先生了。”
当日,卓实入关劝说柴建道:“柴将军,今南方一统,宋王拥兵数十万,臣民归心,挥师北上,朱顶震恐;乾元一战,田荣殒命。吴霄一败再败,如今逃至中州,不过苟延残喘、行将就木之人,安是宋王对手?将军英明勇略,当知天下形势,何不献关早降?当不失公侯之位。”
柴建摇头道:“卓君昨日还是东苏之臣,今日便转投南方,甘为宋氏说客,真的好么?建闻当日宋军北上,进攻乾元,卓君便力劝田郡守早降,田郡守却奋起抵抗,及至乾元被围,孤立无援,犹宁死不屈,最后英勇牺牲,同为东苏之臣,与田郡守相比,卓君岂无愧乎?”
卓实面有惭色,不由喟然叹道:“将军若不肯降,直言便是,何必羞辱于我?卓实之所以投降宋军,并非爱慕虚荣,贪恋权势,而是心知宋王将来必定一统天下,所以不忍乾元将士作无谓牺牲,城中百姓白白受苦而已。”
“田郡守固然气节可嘉,令人敬佩,但他不明大势,螳臂挡车,到头来却是害人害己。卓实此来的确是出自一片公心,为了中州百姓免遭战乱之苦,为了整个天下早日恢复太平,而并无他意。将军若是不信,卓实回去后便立刻辞官,从此闭门不出,再不问世事。”
柴建道:“卓君不必如此。柴某虽是一介武夫,却也知忠君报国,一心侍主。丞相待某不薄,柴建怎可叛之?”
卓实闻言,只得无奈辞去。回来后,卓实也不回去向赵幽燕复命,只让家中下人向赵幽燕禀告柴建不肯投降,之后便果如在玄门关中与柴建所言,辞去官职,谢门闭客,从此专心研究学问,再不问世事。
赵幽燕去请过两次,卓实都没有见。
玄门关上,卓实走后,柴建手下心腹问道:“将军,卓实虽然为人有些迂腐,但为人端正,品德高尚,称得上是一名真正的君子。且他今日所言也不无道理。自民丰五年天下乱起,帝国动荡至今已是八载过去,今宋王定山南、取百越,征湖阳,平荆襄,一统南方,实力最强。若无意外,他日取天下者必是宋王。”
“而吴丞相鼠目寸光,先是坐视周骥攻占燕南,致使奚伯成悲愤自尽;今又任由乾元被围,害得田荣自戕而死。将军跟着这样的人能有何前途可言?倒不如易帜倒戈,献关投降。宋王求贤若渴,曾多次广发求贤令,又两次公开科举,选贤任能。纵观其麾下诸人,不少都是昔日东南山南湖阳荆襄等地的降将。将军若此时投之,必得重用,何以反而推拒对方好意?”
柴建叹息一声道:“某家眷老小俱在中都,如今北方形势未明,我岂敢轻易投降他人?何况,宋王统一南方不假,但北方不同于南方,周骥、朱顶俱为天下枭雄,就算是吴丞相、张向阳、公孙珣等人,也不失为当世人杰,宋王虽然雄才大略,独据南方,但毕竟出身不显,难得士族拥护,将来鹿死谁手,犹未可知啊!”
“如今朱顶不断向胶东增兵,听闻宋王在东南也不断调兵,自己更是亲自北上,可以预见,苏东、胶东不久必有大战。我等还是再等等看吧。若宋王获胜,拿下苏东,则胶东苏东连为一体,宋王迟早夺得北方,我等便立刻投靠宋王;若朱顶获胜,宋王失去胶东,我等则继续坚守玄门关。”
心腹闻言,知他还想再观望一段时间,便不再多言。
宋军大营。赵幽燕见柴建不肯投降,便准备强行攻打玄门关。
骆衍献策道:“将军,柴建既然拒绝投降,必然会防备我军强攻,此时玄门关必然防卫森严,难以攻取。以在下愚见,将军不妨配合林猛将军先夺取苏中三川郡。”
“一旦夺取三川郡,则前郡必然告急,苏关震恐。如此一来,朱顶便不得不分兵驻守,不敢一意向东,攻打胶东。此举不仅可牵制朱顶,缓解胶东压力;还可以麻痹吴霄和柴建,以为我军已放弃玄门关。”
“如今主公既已北上胶东,他日胶东、苏东必然有变。将军这期间可派一半兵力屯于玄门关下,多树旗帜,每日擂鼓助威,日夜骚扰对方即可,只等北方形势变化,时机来临,而守军疲惫不堪思想麻痹之时,再突然发动猛攻,当可一举拿下此关。”
赵幽燕听后觉得有理,当即点头道:“好,就依先生所言。”
于是赵幽燕命何劲率一半大军配合林猛、周沫攻打三川郡,自己则与贾良、洪剑带着剩下的人马驻于玄门关下,日夜骚扰不停,以待时机。
东南。凌邦等宋宁北上胶东后,不久,便也命罗鸿、张英率军渡河,一齐攻打苏东。由于大江长达数千里,苏东可谓处处都是漏洞,朱顶水师太弱,根本难以防御。只得收缩防线,命各地坚壁清野,死守城池,任由宋军侵入苏东。
且说宋宁听从凌邦、郭万建言,带领郭万和两百亲卫北上胶东。为迷惑朱顶,宋宁还带了三千水师数百艘战船,声势浩大,大张旗鼓地向北而去。他这是故意作出一副率大军北上,全力营救胶东,誓与朱顶决死一战的架势。实际上,船上装着的大多是粮草和军械以及丝绸、茶叶、瓷器等其他一些贵重商品。
粮草、军械自然是送予胶东北部军团的。这期间,宋宁已经命水师陆陆续续向胶东增派了两万军队。加上聂忍原有的三万军队,胶东现在已有五万大军。每次运输兵力过去后,宋宁又让他们从北方带一些人口和战马回来——几乎整个民丰十三年,东南东路军的数千水师一直都在做这个事情。
至于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则是用来与辽州交易战马用的,聂忍按照当初宋宁的吩咐已经占据辽州最南端的一个港口(即大连,宋宁为纪念过往特意取的名),并在上面建立了码头和临时补给点。
这几年胶东一直在与公孙珣贸易。公孙珣从胶东购买粮食、武器以及丝绸、茶叶等,聂忍则主要从辽州购买战马、人参、鹿茸、皮毛等。双方各取所需。
本来,聂忍还准备以大连为据点,将来进一步攻略辽州,不过后来周骥取代石高,在燕北崛起,公孙珣与周骥争雄,为防止周骥吞并辽州,聂忍按照宋宁的指示放弃了入侵辽州的计划。
数年来,聂忍已成功在胶东组建起五千重骑兵和一万轻骑兵。尽管有东南源源不断的支持,但这已是胶东所能承受的极限了。没办法,骑兵实在太耗钱了,而且,不仅战马难得,一个成熟的骑兵士卒培养起来也不容易。
骑兵将领就更难求了。幸而聂忍自己便会带骑兵,宋宁又将许棠送了过来,后者也是一个优秀的骑兵将领。至于盛柏、凌泽,带水军还行,骑兵却非二人所长。
七月,宋宁顺利抵达胶东。看见宋宁亲自率大军北上,朱顶终于松了口气,大喜道:“宋子静入吾彀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