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无利可图(2 / 2)
当然,宋宁也明白,那也是在人类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物质财富极大的丰富之后,国家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这才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以大苏现在的生产力水平,是不可能实现这一点的。
宋宁笑道:“老有所依、幼有所养,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那是上古之时先贤臆造出来的理想世界,的确不可能实现。不过,改变一下现在山南的落后面貌,提高一下山南民众以及百越人民的生活水平,使他们少纳一点赋税、少受一点盘剥却是可以做到的。”
长公主却会错了意:“你是说取缔沙氏,然后轻徭薄赋,与民生息?可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山南和百越的问题。”
宋宁道:“取沙氏而代之是必然的。数百年来,沙氏在山南欺君罔上、一手遮天,积累了大量财富。据我所知,仅是田庄土地,沙氏及依靠沙氏的各世家贵族便占了一半以上,其他中小型豪强、地主占了差不多三成,而山南民众及百越之民,只占了不到两成。这是何等惊人的数字!山南至今未反,可谓邀天之幸。所以,想要治理好山南,解决汉越之间的矛盾,必须割掉沙氏这颗毒瘤。不过,仅仅如此还是不够的。消灭沙氏之后,若帝国还是沿用之前的政策,数十年后,山南又会变回原来老样子——这不过是治标之计,而非治本之策。”
“那照你说,真正的治本之策是什么?”
宋宁道:“消灭沙氏,取沙氏之财富还于山南百姓,山南之财富并未有增加。想要改变山南落后的面貌,改善当地民众的生活,还得需要发展,创造出新的财富来才行。”
“如何创造?”长公主道:“你之前也说了,山南这地方穷山恶水,地广人稀,气候酷热高湿,境内森林遍布,虫蛇横行、瘴气弥漫,汉人在此难以生存。想要发展,创造新的财富,又岂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谁说不能?”宋宁不以为然道。山南是什么地方,放在后世那就是广东、广西、贵州以及湖南与江西的南部,福建的西部和南部,越南的北部,广西、贵州、越南且不说,广东在后世可是少有的发达地区。就算是福建,因为靠海,也具有良好的海洋优势和发展前景。
山南之所以这般穷困,完全是因为还没有意识到自身的优势,因为皇帝白无畏以及沙木的无能造成的:“山南看似地处偏远,人迹罕至,只是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开发而已。事实上,山南靠海,海洋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完全可以通过对外贸易发展商业,未来大有可为。”
对外贸易,发展商业?宋宁口中一再蹦出新的名词,长公主虽然聪明绝顶,但受时代所限,勉强理解了这两个词的意思,却仍跟不上他的思路:“你是说发展海上贸易?”
“不错。”宋宁道:“山南往北是东南地区,往南是鸿海诸多蕃国,再往南、向西,还有无数海外国家。与他们进行贸易,不但可以赚取大量外币,引进外来物资,繁荣当地经济,造福本国人民,而且可以开拓国民的眼界,增长诸人的见识,获得新的土地和资源,拓宽大苏的生存空间。”
说到这里,宋宁眼睛放光,心中豪情万丈:“等到时机成熟,我们甚至可以率领船队出海,然后一路开疆扩土,建立千秋伟业,福泽后世子孙!”
长公主听后不由无语,忍不住泼他冷水道:“鸿海周边蕃国都是蛮荒之地,穷困野蛮程度比山南有过之而无不及,你与他们能进行什么贸易?若非如此,你以为朝廷和沙木是傻子吗?山南靠海,本就有大型船队,若海上贸易当真有利可图,他们早已去做了,还会等到现在?”
她还以为宋宁有什么惊天国策呢?弄了半天就这?
宋宁听后丝毫不觉得意外,真实的历史中,中国一直到明清时期,尽管海上贸易已经非常繁荣,但仍未有探索海洋,努力向外开拓的强烈意识。
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在英主朱棣的支持下,虽然有了七次下西洋的壮举。然而,郑和七次下西洋只带回诸多外邦奇物,却并未给大明王朝带来多少财富,上层贵族和底层百姓也均未在下西洋中受益,为此,朱棣和郑和去世后,后继之君便再未有此等壮举。
明朝之时尚且如此,何况是现在?
无利可图的事情,就算你说得天花乱坠,也无人会去做。长公主虽然聪明,但囿于时代和自身的局限,不赞成宋宁的观点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宋宁摇头道:“谁告诉长公主海贸无利可图的?沙木么?还是朝廷上那些尸位素餐、欺上瞒下的官员?他日你到了南海城,亲眼见到海港繁忙的贸易情况便会知道,对外贸易的利润是何等的惊人!只不过,这其中绝大部分的利润都被当地的官员和海商垄断后瓜分了,朝廷和皇上不知而已。”
宋宁在说出了一个足以震碎她三观的秘密后,紧接着又道:“而且山南以及鸿海周边蕃国也并非全是蛮荒不化之地。山南虽然多山,但也有平原沃土,尤其是南海城周边,不仅靠海,而且位于珠江入海口,土地肥沃,气候舒适,更兼交通便利,是天然的富贵之地。”
“鸿海周边蕃国也是如此,因为气候湿热多雨,土地肥沃,极为适宜水稻种植,所以粮食产量十分丰富。山南与之贸易,只要花费少量的金钱便可获得大量的粮食,更不要说诸蕃还盛产香料、珍珠、水果,拥有大量金、银以及铜、铁等矿,长公主现在还觉得对外贸易无利可图吗?”
长公主闻言顿时惊呆了!为什么宋宁说的和她以往了解到的完全不一样?到底谁在说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