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账本(2 / 2)
长泽拿得最少是怎么回事儿,杨正毅能够明白。
长泽父亲过世得早,母亲身体还不好,他职中没有读完便去了东莞。
在东莞一个电子厂做了几年,前年回来的,修了平房,不过只是个毛坯房,没有装修,勉强能够住人进去。
没有再外出的原因是他母亲病得有些特殊,需要有人照顾着,这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就留在了家里,跟着人当小工,一百五一天。
会有人想,一百五天价格不低啊,一个月就是四千五,和外面打工的工资差不了多少吧!
其实差了很多。
这也能够算是一笔账,也很容易算清楚。
按照一个月三十天来算的话,确实一天一百五,三十天就是四千五。
不过要考虑天气因素,下雨天是不会有人去做泥瓦匠的活儿。
还要考虑是不是有人愿意带你,不是每天都有活儿的,指不定你在家里一个月,也被叫不到几次,这还是大家知道长泽家里的困难,愿意每次出工都会喊上他,年纪大的一些村里人还会主动让着他。
长泽快二十二岁了,小的时候总是跟在杨正毅的屁股后面,流着鼻涕喊着正毅哥。
每次上山去捡材的时候,长泽都会自己捡好了帮杨正毅一起捡。
长泽最擅长的就是爬树,很高的松树,他双腿夹着树杆,很快就能够爬到顶。
这次自己父亲过世,他在帮忙用簸箕添饭,不大个小伙子,精气神都有,就是没老婆。
去年回来的时候,杨正毅还和父亲谈过这个事情儿,说要是村里,即便不是村里,这十里八乡的有适合长泽的姑娘,就给他介绍一个。
父亲当时叹息着说,比他小的在上大学的,眼光也高,和他同龄的要么在外面打工要么就结婚了,比他大的,离过婚的,只怕他也看不上。
杨正毅虽然觉得父亲说的有些不对,可也明白这属于话糙理不糙。
农村的思维虽然也在有所转变,你也不能够指望着一下子大家的思想就通透了。
杨正毅看完上面的账,合上了本子。
母亲见看着自己翻完,说道:“这些钱你爸本来是打算自己掏钱还给村里的人的,你也知道在这个村里,大家伙都不富裕。出了这么多钱,大家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如今你爸走了,大家伙儿肯定也不好意思再上门要这笔钱,我给你这个账,是想要让你自己考虑要怎么做。”
杨正毅明白母亲的意思,大家伙儿不要,自己作为父亲的儿子,不能够不还。
生儿育女一辈子是为了什么?
除了骨肉亲情,自然还是想要老了以后有所依靠。
杨正毅能够理解,就像他能够理解父母一直希望自己和侨安再生一个,生个儿子最好一样。
倒不是说他们对安安这个孙女不好,他们也非常的疼爱安安,只是他们不希望自己这一脉的就这样断绝了。
杨正毅接受了这么多年教育以后,肯定会觉得生儿生女都一样,甚至会觉得生女孩要更好一些,可父母的思想错了吗?
没错,他们真的没错。
要是家里没有一个男娃儿,等安安以后嫁人了,杨家这一脉也算是彻底断了。
所以杨正毅理解他们,只是生活真的压力很大的。
有安安了他就没有想过要再生一个,即便他们已经说过这个问题很多次了,包括侨安的父母也提过这个。
可在北京这样的城市,自己要还车贷、房贷,还有处理安安的教育问题,自己拿什么去养第二个孩子?
去年父亲谈起这个问题说的一句话,杨正毅至今都能记得一字不差。
他说,当初我和你妈生你和你大姐的时候,家里都快要揭不开锅了,还是不是把你们拉扯大了,你们是比别人缺了什么了吗?
杨正毅也在深思,是这个社会价值观的问题还是我们这代人的问题,什么都要去比较,却忽略了孩子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