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大宋榷茶(1 / 2)
兴化没有人种茶,至少梁川知道的没有人种茶,茶叶都是要么北面建州买回来的,要么是南下去清源县买。至于为什么这个地方没人种茶他也没想过,一开始还以为是这里的土质和气候不适宜种茶叶,结果孙厚朴告诉他,兴化这里的土地也是极优良的茶园选地。
这就让梁川很不明白了。
如果说种麦种菜收入微寡,没人愿意种那还好理解,但是茶叶这种几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需求量又大,利润也不低的商品,聪明的兴化人应该很多人种植才是啊。
郑若萦家没有种,连嗜茶如命的郑祖亮也没听听说过有一亩茶园,这难道是巧合?肯定不是,一定是有某种原因使得茶这玩意让所有人敬而远之!答案就在孙厚朴这里。
孙厚朴拿了个枇杷观赏把玩着,没有剥开吃,说道:“你们兴化可真是风水宝地,虽然八山一水一分田,可是田是肥田,能种荔枝种枇杷,连红心文旦柚也是你们这里的,种起茶树肯定也能焙制出好茶。”
郑若萦本以为他们在谈论什么生意经,侧着身子支起耳朵好像在看着艺娘她们弄竹编,耳朵却是听着他们的谈话。
“能焙制好茶为什么没有人种茶?”
“因为种茶不能卖,所以就没有人种了呗。”郑若萦竟然也说了一样的话。
孙厚朴眼睛一亮,接着她的话说道:“做我们茶叶这一行的,不论是种茶还是制茶的都称之为园户,就像世代传承的祖业,一般做了这行,子孙也都是从事这行了。”
“我们祖辈世居长坑,很早就开始种茶,可是我们种出来的茶叶并不能自由的买卖,朝庭在江南设置了十三个山场,这十三个山场就是压在我们头顶上的十三座大山,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
“不能买卖的话,你的种出来的茶叶到哪里去?”
“你这都不懂,茶叶当是由山场的人收走。”郑若萦道。
“什么?”梁川听得一头雾水。
孙厚朴看出了他的困惑,榷茶制在大宋难道还有正常人不知道的吗?
“梁大哥,淮以南有十三个山场,专管我们园户的生产和买卖,江以北有六个榷货务,负责全国茶盐的交易。你想要买茶,要到东京用钱或帛预交茶价,拿得茶引再到指定的山场或榷货务去提领茶叶,拿到茶叶你才能卖茶叶!”
梁川听得脑袋都大了,这都是什么乱七八槽的,“我自己种出来的茶叶我不能卖,要先卖给官府然后我去找官府买回来,才能自由卖?”
“你的话说得虽然有点糙,不过是这个道理。”孙厚朴赞同道。
梁川气得拿起一根柴禾,架在胸前,用力一折,折成了两截,还不解气,嘴里气乎乎地说道:“折腾这一场,茶价要上扬多少?茶农将茶叶卖给山场,别无选择,那不是砧板上的肉,任他们宰割?”
郑若萦神情严肃地道:“官家名义是与园户公平买卖,可实质上是强抢豪夺,太祖自今推行榷茶法以来,种茶园户死的死,逃的逃,还害了不少乡邻连坐,把茶树砍了是犯了大律,而要多少种则是雪上加霜,百姓现在俗话都会说了,‘地非生茶也,实生祸也’”
梁川看着两个人一唱一和,倒有一股子夫唱妇随的味道,梁川皱着眉头看着两个,两个人被梁川盯得不舒服了,才反应过来我。郑若萦两腮微红,低头头不让人瞧,微声道:“我不说话了。”
孙厚朴回忆了一下往事,款款道:“我孙家早年也是耕一小片山头,种了几株茶树,烘焙后自己饮用,后周咱们闽地独据一方,也算是太平年代,正好我祖父破土开野,将茶园面积一扩再扩,那时候太祖还未入闽,官府重点在与太祖斡旋,民间除了课税,盘剥倒是不大。”
“谁曾料想太祖朝,百姓享太平,民间一片盛世,我园户却是万劫不复,太祖乾德二年,开始禁榷东南各路的茶叶,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开山场置榷务,天下茶都是输官市之,敢匿或私藏茶叶,皆没入官产,按值论罪。民间私毁茶树或贩卖伪茶者。。”
梁川越听越心寒,越听越心惊,这他娘的哪里茶叶管制,毒品管制还差不多吧。
“会怎么着?”
“贩私茶千贯男人刺配充军,女人发为苦役,再多者弃市徒刑不等,私毁茶树,按市斤等若贩私茶论处。卖假茶一斤脊杖一百,二十斤斩首弃市。。”
梁川眼泪差点就出来了,“小孙啊,你快让你家的伙计手脚慢些,那些茶苗可千万别种了,要出人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