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做慈善的目的(1 / 2)
正所谓“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斯卡布罗集市》曾让好几代人为之流下了眼泪。
即便是意志坚定的约翰肯尼迪,听了也为之动容:“这首歌真是太感人了!”
“嗯,是的!”罗伯特肯尼迪也点头表示赞同。
观众们在听着这凄婉的歌曲时,似乎能够隐约看到古老时光中故事场景,仿佛置身英格兰东海岸的小镇斯卡布罗之中。
那里大海纯净辽阔,一片清明;那里绿草如茵,一片碧绿;那里游人如织,一片祥和;那里鲜花盛开,四季如春。
歌曲的曲调复杂多变,舒缓、悠扬、清脆、高亢。
温婉时,好似有人在和风煦日下小径的徘徊,在斜风细雨中小径的踟蹰,在暮阳山影里的蹀躞,在霰雪残山里的彷徨。
轻柔时,却似有细雨敲窗的惊悸,有疾风叩扉的恍然,有斜月独钩的清冽。
高亢中悲怆,细语处温柔,婉转处恬静,悠长处哀伤。
歌声里,充满旖旎的田园风光,悠远的思念怀想,淳朴的浪漫爱情,淡淡的释然和无奈,袅袅的希望和失落,轻轻地述说和追忆……
在场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体验和感受:男子孤魂的清凉,女子绝望中平静,以及有人不甘而游荡,又或者令人感动而情殇。
那梦幻般的旋律,那完美的低吟浅唱,那怀念、深情、苍凉之情,让无数的听者哀婉、动容。
直到歌声结束,三名歌手鞠躬下台。
仍有许多观众们未能从歌曲所营造的场景中出来。
根据事先约定,约翰肯尼迪上台给众人演讲了几分钟。
不外乎讲了一些自己慈善经历,让听众了解慈善活动对受助人的帮助和影响,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激发同情心和奉献精神。
然后他将一张纸片交给助理,让他拿去后台的募捐中心去统计。
哗啦啦啦!掌声如雨点般响起。
台下的富豪们已都纷纷清醒过来。
有不少人紧紧跟随肯尼迪的步伐,在预先准备好的纸片上写下捐款数额,然后交给剧院服务员拿去报数和记录。
披头士慈善演唱会除了卖门票和小蓝帽的收入外,还会接受人们额外的捐赠。
所以在电视机前的观众们也都纷纷慷慨解囊,打电话到募捐中心的客服那里,记录下各自要捐赠的金额。
后台的募捐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记录着全国各地的捐赠信息。
在外面舞台后面的荧幕上,用幻灯片投影着一连串数字,那是当前统计出来的捐赠总金额。
琼哈里斯看到上面一连串的零,忍不住低声叫道:“今天富人们捐了好多钱啊!”
乔尼瞥了她一眼:“那也跟你没关系。”
不过从不停跳动的数字来看,捐赠的人数确实比预计的要多很多,大家似乎真的被歌曲给感动了。
况且剧院现场观众非富即贵。
基本上都是阿美莉卡的富人,他们尤为热衷于慈善活动。
若是去掉表面上的那几个原因,比如慈善和北美的文化传统有关,富人阶层的利益来源于社会,所以他们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回馈社会等等。
剩下的无外乎跟“名”和“利”有关。
其中通过慈善活动,最容易获得的自然是好名声。
“世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自己名声臭不可闻后,只能改变吞噬一切的贪婪做法,从家族中拿出大笔资金做慈善活动。
其效果非常之好,在他死后有人评价说:“跟同时代的巨富们相比,洛克菲勒的财富是最不肮脏的。“
似乎人们都忘记了,洛克菲勒起家时候用尽一切手段吞并同行的产业。
所谓用尽一切手段,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各种各样的暴力行为!
因此在他中年发家致富时,洛克菲勒的名字可以跟“地狱撒旦”画等号。
只不过等到人家赚够钱了,这时才想起来要回馈社会、洗刷自己和家族身上的残余污渍,从而博得了“世界第一大善人”的名号。
评价的人似乎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加上了限定条件:
“跟同时代巨富相比”。
由此可见,洛克菲勒的慈善行为相当有效果。
至少将他跟其他人给区别开来了。
除了能够给富人带来好名声,慈善活动本身也有着巨大的利益。
这才是富豪热衷慈善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这种做法只对大富豪有用,普通人根本就做不到。